凌晨三點的露水浸透衝鋒衣褲腳時,我蹲在奎蒂科省立公園的玄武岩後方,盯著GPS屏幕上那道虛擬的國界線發愣。十年前第一次嘗試從加拿大陸路穿越美加邊境無人區迷路,靠著獵人遺留的獸徑才撿回條命。如今背包裡塞著第三本磨損的護照,我想是時候把那些用傷疤換來的坐標攤在陽光下了。
多數人只盯著東西海岸的常規口岸,殊不知五大湖區以北的荒原藏著天然通道。從安大略省桑德貝(Thunder Bay)向西切入蘇必利爾湖峽谷,沿著淘金時代的毛皮商棧舊道前行,你會踩過佈滿青苔的鐵路枕木——那是上世紀初垮掉的木材公司遺產。當手機信號徹底消失的第三天,在駝鹿踩塌的泥坑裡看見半埋的19世紀威士忌酒瓶,別急著拍照,先檢查周圍有沒有新鮮熊糞。
真正要命的是曼尼托巴省與北達科他州交界的草原風暴區。去年五月我親眼見識過龍捲風如何在十分鐘內把帳篷捲成鋁合金麻花。這裡的生存法則很原始:當雲層呈現綠松石色時,立刻衝向最近的排水涵洞。記得在溫尼伯補給時多買兩包能量膠,平原區五十公里內可能連條溪流都沒有。
落基山脈段的偷渡神話被渲染得太浪漫。事實上從班夫國家公園南側的紅鹿河谷切入蒙大拿州,冰川裂縫比邊境巡邏隊危險十倍。我永遠記得2018年那個香港小伙,為省重量沒帶冰鎬,結果卡在布萊斯冰川的融雪溝裡凍掉三根腳趾。若非要挑戰山線,務必在九月中旬前行動,十月的頭場雪能讓海拔兩千米以上區域瞬間變成停屍間。
當你看見蒙大拿州界碑上那些風化的刻痕——某個波蘭人用匕首劃下的\”自由=178公里\”還清晰可見——先別忙著歡呼。打開背包側袋的錫紙包,裡面的衛星電話該開機了。撥通後只說暗語\”Need trail angel\”(需要徒步天使),接應者會要求你拍張手持當天《紐約時報》頭版的照片。別試圖耍花招,他們比CIA更熟悉假新聞版面。
這些年背包裡始終備著三樣保命物:塞在防水袋裡的5000美元舊鈔(嶄新連號鈔票等於自首聲明)、用避孕套包裹的二氧化氯淨水片(邊境河流常有農藥殘留)、以及貼身縫在腰帶夾層的鈦合金刀片(不是用來對付人)。有次在邊境森林撞見緝毒直升機盤旋,我立刻用刀片劃開帳篷潑上熊血偽裝成獵人營地。這些細節攻略網站永遠不會寫。
最後說點掏心窩子的。在明尼蘇達州北部的鐵杉林裡,我救過心臟病發的德州老牛仔,也親手埋葬過脫水休克的敘利亞學生。當你為自由穿越國境線時,記住荒原從不區分護照顏色。某個暴風雪夜裡,是加拿大巡邏隊員把瀕臨失溫的我拖進哨所,而美國志願者悄悄在補給點留下抗生素。人性這東西,有時候比GPS可靠得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