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留學圈裡頭,總有人問我:「沒有工作能申請OPT嗎?」這個問題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初畢業時的焦慮。那時候,我剛拿到碩士文憑,手頭上一個offer都沒有,整天擔心會不會被趕回國。後來,我才發現OPT的設計其實很人性化,它不只給了你緩衝期,還讓你邊找邊試。今天,我就來聊聊OPT的真實面貌,不是教科書上的條款,而是我們留學生活生生的經驗。
OPT全名是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簡單說就是美國政府給F-1學生的實習許可。它分兩種:畢業前(pre-completion)和畢業後(post-completion)。重點來了,申請post-completion OPT時,你完全不需要先有工作offer!這點超多人誤解,以為得先簽約才能遞件。但事實上,USCIS(移民局)只看你的學業狀態,不看你公司合約。不過,OPT期間你得乖乖找工作,否則身份可能出問題。像我當初就花了三個月才找到第一份實習,那過程簡直像在跑馬拉松。
申請條件沒那麼複雜,但細節決定成敗。首先,你得是F-1身份,而且已經完成至少一學年(九個月)的全職課程。記住,畢業典禮那天不算畢業日,學校的I-20上會寫你的program結束日期。從那天往前推90天,或往後推60天,是你的申請窗口。錯過就麻煩大了,我認識一個朋友因為遲交一週,結果OPT被拒,只好打包回國。另外,OPT總時長只有12個月,但如果你是STEM專業(像電腦科學或工程),可以申請延長到24個月,這點超加分。
步驟上,別被表格嚇到。I-765是核心文件,填的時候要仔細核對護照和I-20資料。一個小tip:在「Reason for Applying」欄位選「(c)(3)(B)」代表post-completion OPT。接著,準備$410申請費(現在可能漲了點),加上護照照片和I-20副本。寄件前,讓學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簽名背書,他們能幫你檢查錯誤。我當時就是漏了簽名,差點被退件。最後,寄到USCIS指定地址,等上兩三個月。期間,EAD卡(工作許可證)下來前,別亂換住址,不然郵件丟了就哭死。
深度聊一下常見陷阱。有人以為OPT是自由工作期,但其實有嚴格規則:失業天數不能超過90天(STEM是150天),否則身份失效。這點超重要,我建議一畢業就開始狂投履歷,別等EAD卡到手。另外,工作內容得和你的專業相關,別跑去餐館打工湊數——移民局會查的。萬一申請被拒,別慌,趕緊找學校顧問諮詢上訴。整體來說,OPT是寶貴的機會,好好規劃,它能幫你轉H-1B或綠卡。
【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