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總有種莫名的興奮感,尤其是芽籠這個地方。記得第一次誤打誤撞走進這條街,空氣中飄著榴槤的濃郁香氣,混雜著炒粿條的鍋氣,那種真實的市井氣息讓我瞬間愛上。芽籠不只是美食天堂,更是新加坡少數保留老派風情的地區,巷弄間藏著故事,每一口食物都承載著多元文化的碰撞。如果你來新加坡自由行,芽籠絕對值得花上一天細細探索,它不浮誇,卻能讓你體會到最地道的生活脈動。
說到必吃美食,芽籠的田雞粥絕對是首選。不是隨便一家都行,我偏愛那家老字號「G7 Sin Ma」,店面簡陋得像個小攤檔,但一鍋熱騰騰的粥端上來,田雞肉嫩滑得入口即化,配上微辣的湯底,簡直是深夜療癒的極品。記得上次帶朋友去,他本來抗拒吃田雞,結果一口下去就停不下來,直呼這是新加坡最被低估的隱藏版美味。另外,榴槤攤也是不能錯過,芽籠路邊的榴槤檔口多到眼花,我推薦「Durian King」,老闆會親自幫你挑選,開殼後那股濃郁的甜香撲鼻而來,吃起來綿密帶苦,後勁回甘,完全顛覆你對水果的想像。別忘了試試海鮮大排檔,像「No Signboard Seafood」的辣椒螃蟹,醬汁濃稠帶點酸甜,蟹肉鮮甜多汁,配上炸饅頭沾醬,那種滿足感會讓你忘掉所有煩惱。
自由行打卡路線,我建議從清晨開始,避開人潮又能感受當地生活節奏。早上七點左右,先到芽籠路頭的「亞坤咖啡店」喝杯傳統咖椰吐司配半熟蛋,那酥脆的吐司抹上椰醬,簡單卻讓人上癮。接著散步到「Sri Sivan Temple」,這座印度廟宇色彩斑斕,安靜得能聽見風鈴聲,順便拍幾張文化感十足的照片。午餐時間,直奔「龍海鮮」吃螃蟹米粉湯,湯頭鮮美得能喝光見底,記得點份麥片蝦,外脆內嫩,是新加坡獨有的風味。
下午別急著離開,拐進巷弄探索小市場,像「Geylang Serai Market」,這裡賣著馬來糕點和娘惹飾品,我總愛和攤販聊天,聽他們分享家族故事。傍晚時分,芽籠的霓虹燈亮起,氣氛轉變,但別擔心,只要避開特定區域就很安全。晚餐推薦「新山亞明小廚」的白胡椒蟹,辣度適中,蟹肉飽滿,配上冰涼的甘蔗汁,完美結束一天。回程前,別忘了帶份榴槤當宵夜,坐在路邊長椅慢慢享用,看著人來人往,你會發現芽籠的魅力在於它的不完美——嘈雜卻真實,混亂卻溫暖。
這趟行程下來,芽籠教會我旅行的真諦不是打卡名勝,而是融入在地節奏。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連結人與文化的橋樑。下次來新加坡,別只去濱海灣,芽籠的街角藏著更多驚喜,等著你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