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ATM可以取多少钱:一次最多取款额度及各银行规定

ATM可以取多少钱:一次最多取款额度及各银行规定

最近在溫哥華街頭,我趕著付現給裝修師傅,結果在TD的ATM前卡住了——機器顯示每日限額已滿。那一刻,真是哭笑不得,明明帳戶裡有錢,卻拿不出來。這種尷尬,相信不少人都遇過吧?ATM取款看似簡單,背後卻藏著複雜的規定,今天就用我的親身經歷,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銀行要設限額?說白了,是為了安全。幾年前在多倫多,我朋友帳戶被盜刷,損失慘重;銀行事後解釋,限額能降低風險,尤其防範洗錢或突發盜竊。加拿大金融機構規定,單次取款上限通常在500到1000加幣之間,但這數字會因銀行而異。舉個例,RBC的標準帳戶,一次最多取1000加幣;而Scotiabank的學生帳戶,可能只給500加幣。這些限制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你是高淨值客戶,像我在BMO的VIP帳戶,就能申請調高到2000加幣,但得親自跑分行辦手續,挺麻煩的。

各銀行規定差異不小。CIBC的ATM,平日一次限800加幣,但週末降到600加幣,說是系統維護風險高。TD呢?基本帳戶一次1000加幣,但如果你用境外卡,像我在上海出差時試過中國銀聯卡,TD的ATM只讓取500加幣,額外還收手續費。說到國際經驗,我在日本用過三菱UFJ的ATM,一次限10萬日元(約900加幣),歐洲的德意志銀行更嚴,只給300歐元。這些數字背後,反映各國監管文化——加拿大偏重防詐,亞洲則注重流動性控制。

深度看,限額不只是數字遊戲,它牽動日常經濟行為。想想看,疫情時我急需現金採購物資,卻因限額得分多次取款,白白浪費時間。銀行解釋這是保護消費者,但對小企業主或移民家庭,這種「保護」有時像枷鎖。我諮詢過金融顧問,他建議提前規劃:大額需求就預約分行取現,或綁定電子支付避開現金依賴。但現實中,偏遠地區ATM少,限額問題更棘手——去年在育空旅行,當地只有一臺ATM,限額500加幣,差點害我露宿街頭。

總歸來說,ATM取款額度是銀行與用戶的平衡術。與其抱怨,不如主動了解自己的帳戶條款。下次取款前,查查銀行APP或打客服問清限額,能省不少麻煩。各位讀者,你們有類似糗事嗎?分享出來,一起避坑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119874.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