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唔少朋友都同我傾起美金定期存款,尤其係而家經濟環境咁波動,大家都想搵個穩陣又賺到多少嘅地方擺美金。作為一個喺金融圈做咗十幾年嘅人,我成日幫客同自己比較唔同銀行嘅利率,發覺呢啲細節真係影響好大,唔係淨係睇數字咁簡單。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我嘅親身經驗同觀察,希望幫到你哋避開啲伏位。
記得舊年幫一個老友揀美金定期,佢原本諗住渣打銀行利率高,但簽約前我同佢再check,先知匯豐銀行嘅一年期利率突然升到2.3%,仲低門檻,一萬美金就得。結果佢轉咗去匯豐,多賺咗成幾百蚊美金利息。呢件事話俾我知,市場變化快過打風,唔定期更新資訊,隨時蝕底。
講到而家邊間銀行利率最高,我最近睇過Citibank、渣打同星展銀行嘅報價,Citibank嘅三個月定期真係搶眼,有2.25%左右,但最低存款要一萬五千美金;渣打就穩陣啲,一年期大概2.0%,門檻低到五千美金。本地銀行好似台新銀行,利率可能得1.8%,但服務靈活,無咁多隱藏費用。重點係,高利率唔代表最好,要睇埋銀行嘅信譽同資金安全,萬一間銀行出事,你嘅美金可能凍過水。
利率高低背後,其實係成個全球經濟嘅縮影。美國聯儲局嘅加息政策直接扯高美金利率,而家通脹仲喺高位,聯儲局話緊會繼續加,短期內利率可能再升少少。但長期嚟講,要諗埋匯率風險,如果美金兌台幣或港幣跌咗,你賺嘅利息可能補唔返損失。好似舊年美金貶值嗰陣,我見過有人嘅定期回報蝕咗成10%,真係喊都無謂。
揀銀行嘅時候,千祈唔好貪高利率就衝。諗清楚你嘅資金狀況,如果筆錢短期內要用,揀短啲期限,利率低啲但彈性大;唔急用就擺長啲,賺多啲息。仲有,睇實銀行嘅條款,有啲會收手續費或提早解約罰息,我試過幫客計過,罰息隨時蝕過低利率。最後,分散投資係王道,放部分去不同銀行,減低風險。
金融世界好複雜,但學識咗就係你嘅武器。希望呢啲實戰心得幫到你,有咩疑問隨時喺下面留言,我哋一齊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