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維多利亞港的薄霧,灑在北角半山那片米白色建築群上。我站在「富貴長者屋」的觀景露台,手裡端著一杯熱騰騰的普洱,看著樓下花園裡幾位穿著絲質晨運服的長者緩緩打著太極。十年金融業打滾,看過無數資產報表,卻在幫父母挑選養老居所時才真正體會到,頂級退休生活的真諦,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數字堆砌,而是藏在這些晨光微熹的細節裡。
這裡的「豪華」,不是暴發戶式的金碧輝煌。電梯門打開,撲面而來是淡淡的檀香,腳下厚實的地毯吸走了所有噪音。走廊寬得離譜,足夠兩架輪椅從容交會,紅木扶手打磨得溫潤。最打動我的,是每個轉角處都放著一張高背扶手椅——不是擺設,是真心留給長者走幾步就能歇歇腳的貼心。你話係咪好實際?
阿爸最鍾意會所的圖書室,落地玻璃外是無敵海景,紅木書架上居然有整套絕版的金庸武俠小說。阿媽則迷上了頂樓的恆溫無邊際泳池,游完泳裹著厚絨浴袍,直接落去三樓的粵菜私房「養和軒」,廚師長是以前灣仔福臨門老師傅,一道古法陳皮鴨掌燉得骨酥肉爛,要提前三日預訂。呢啲生活質素,唔係有錢就買得到,要識揀。
住得安心先係核心。社區內設的「健寧醫療中心」,朝九晚九有註冊西醫駐診,姑娘講流利英語同普通話。最犀利係個智能手環,唔單止測心跳血壓,阿媽上個月喺花園散步絆了一下,手環即刻震動提示,五分鐘內就有護理員推著輪椅趕到。後來先知,地面鋪設了壓力感應系統。呢種隱形守護,比請十個看護更令人踏實。
錢銀問題總係最現實。呢度唔係賣樓,係賣使用權,入場費按單位大小同景觀,由八百萬到兩千萬港幣不等,簽十年約。聽落好「肉赤」?計條數你聽:同等質素的服務式住宅月租至少八萬起,仲未計醫療同管家服務。呢度包埋24小時免佣貼身管家、每週三次物理治療、甚至麻將房消毒同牌友預約。金融佬嘅直覺話我知,當醫療通脹年年飆升,呢個價其實鎖定了未來十年嘅養老成本。仲未計,十年後合約到期,發展商按市價回購使用權,隨時有賺。
晚飯後陪二老落去海濱長廊散步,見到隔離屋陳太,佢個仔係我中環舊同事。陳太笑住話:「以前驚住老人院孤獨,而家反而嫌活動太多,琴日學完水彩畫,今日約咗書法班,聽日仲要同班姊妹排練合唱團去文化中心表演。」佢手上智能錶顯示今日步行六千步達標。海風吹過嚟,帶住淡淡咸味同花香。我忽然明白,頂級養老唔係被供奉喺神枱,而係喺安全網內,繼續有尊嚴地發光發熱。
離開時經過大堂,牆上電子屏滾動著明日活動:太極班、紅酒品鑑、數碼攝影教學… 穿灰西裝的管家輕聲提醒我:「下個月重陽節,我們包了遊艇帶長者夜遊維港睇燈飾,張生記得提醒伯父伯母帶件外套。」 細節到咁,仲使乜講豪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