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问我关于2023年居屋申请嘅事,尤其係啲後生仔女,成日担心上唔到车。作為一個喺金融圈打滾十幾年嘅人,我見過唔少人靠居屋成功置業,但亦有人因為準備不足而錯失機會。今年嘅居屋計劃,政府推咗幾個新屋苑,包括啟德同屯門嘅樓盤,競爭激烈到爆,但唔使驚,我今日就同大家拆解晒成個流程同實用技巧,幫你避開地雷。
講到申請資格,2023年居屋嘅收入同資產上限有啲調整。單身人士每月入息唔可以超過$33,000,資產限額係$925,000;家庭申請就係$66,000同$1,850,000。聽落好似寬鬆咗,但實際審查好嚴謹,我見過有朋友漏報份兼職收入,結果被DQ咗。記得要預早三個月整理銀行月結單、稅單同僱傭合約,唔好臨急抱佛腳。如果你係公屋戶或綠表申請者,仲有額外優先權,不過要留意轉名限制,免得家庭糾紛。
申請流程由六月頭開始,到七月中截止,今年轉咗全網上申請,慳返排隊時間。填表嗰陣,千祈唔好求其填,尤其係家庭成員資料,一錯就冇得改。我建議用政府嘅資格計算器先試算一次,確保冇超標。交完表就等抽籤,大概九月底公佈結果。抽籤純粹靠運氣,但你可以增加中籤率:例如單身人士申請家庭單位,或者揀啲冷門屋苑,好似今次嘅東涌樓盤,競爭少啲。記住,抽到唔代表實買到,仲要過資產審查同面試。
到選房階段,真係考眼光同策略。抽中籤嘅話,你會收到選樓通知書,得幾日時間去房委會揀單位。我見過有人貪平揀低層,結果景觀差到喊;又有人忽略咗管理費同裝修成本,搞到超支。最好預先去睇樓盤模型同實地考察,重點睇座向、噪音同交通。金融角度嚟講,揀單位要諗長遠升值潛力:近鐵路站嘅單位保值力高,但價錢貴少少;相反,偏遠地區平啲,但轉手難度大。仲有,簽約前一定要搵律師睇清楚條款,免得出現隱藏費用。
買居屋最大嘅關卡係財務安排。首期通常係樓價10%,但如果你用綠表或家有長者計劃,可以低至5%。我強烈建議預早半年儲定筆錢,最好開個高息儲蓄戶口擺住。貸款方面,政府提供按揭擔保,利率比私樓低,但都要格價:比較吓中銀、滙豐同其他銀行嘅offer,留意罰息期同還款彈性。我幫過一個客,佢用定息按揭鎖死利率,避開咗加息風險。另外,記得預留裝修同雜費,一般要額外10-15萬,唔好淨係諗樓價。最後溫馨提示:買居屋有五年轉售限制,如果計劃短期移民或換樓,就要諗清楚。
總括嚟講,2023居屋係個黃金機會,但成功關鍵在於準備充足同策略運用。唔好怕麻煩,早啲開始規劃,實會搵到心水安樂窩。有問題隨時留言,我樂意分享更多貼士!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