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龍鳳打边炉香港地道火锅必吃推荐

龍鳳打边炉香港地道火锅必吃推荐

铜锣湾的霓虹在潮湿空气里晕开,窄巷深处那扇贴着褪色财神的玻璃门一推开,滚烫的香气混着鼎沸人声就撞了个满怀。不是游客扎堆的网红店,是街坊阿伯、收工白领、甚至隔壁金铺老板都挤在折叠胶凳上,守着那口咕嘟冒泡炭炉的「龍鳳打边炉」。老香港的烟火气,在这一锅汤里熬了三十年。

阿坤叔,花白头发扎个小髻,围裙油亮亮的,嗓门比炉火还旺。他抄着长勺在中央那口半人高的汤锅里搅动,动作利落得像打拳。“后生仔,沙嗲还是猪骨煲?” 没等回答,一勺浓郁到挂壁的沙嗲汤底已经兜头淋进面前小瓦煲。汤色是深沉的琥珀棕,表面浮着细密的花生酱油花,底下沉着炒透的虾米碎、干葱头、蒜茸,那股霸道咸香混着微妙的甜辣,钻鼻子直冲天灵盖,口水根本来不及咽。

打边炉的灵魂是“生料”。冰鲜柜?这里没有。阿坤叔每日清晨亲自去街市“巡场”。竹篾盘里堆成小山的,是粉嫩透光的手切本地黄牛肉,纹理间嵌着雪白油花;墨鱼滑是深海里刚拖网的货色,师傅用刀背一下下捶打,掺进细碎马蹄粒,丢进汤里三秒捞起,弹牙得能在齿间跳舞。最绝是那盘“猪天梯”(猪上颚软骨),薄切得透光,烫十秒蜷曲成白玉卷,入口是“咯吱”脆响,比薯片过瘾百倍。

别被“地道”二字骗了,以为环境简陋。炭炉是精髓!红泥小炭炉煨着瓦煲,炭火幽幽,汤底不会滚到发苦,温度却足够烫熟每一片肉。那炭火的微熏气息,是电磁炉永远模仿不来的“镬气”。阿坤叔会瞪着眼提醒:“后生女,虾丸别丢进去煮到老!筷子夹住,汤里‘浪’三下,见白就食!” 本地人吃火锅是技术活,快、准、狠,食材的巅峰鲜度就在那几秒。

角落坐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阿伯,面前只摆一碟白灼鹅肠、一碗猪骨汤底、一瓶双蒸酒。他慢条斯理地烫着肠子,脆生生的咀嚼声在喧闹里格外清晰。这是吃了三十年的老主顾,阿坤叔路过时顺手给他加勺汤,无需言语。墙上褪色的旧照片里,年轻的阿坤叔站在同样位置的炭炉旁,背景是穿喇叭裤、花衬衫的食客。时光在变,瓦煲里翻滚的浓汤,炭火噼啪的轻响,还有街坊间那声“唔该借借”(劳驾让让)的热络,一直没变。

结账时,阿坤叔把单子拍在油腻腻的桌上,顺手塞过来一杯冻得杯壁起雾的蔗汁。“清热啊!下次试下我秘制醉鸡汤底,落足十年陈花雕,包你饮到唔想走!” 走出巷口,霓虹依旧,舌尖残留的沙嗲浓香和猪天梯的脆爽,混着炭火气,沉甸甸地烙在记忆里。龍鳳吃的不是火锅,是滚烫市井里,一口熬了三十年的活色生香。

评论:

  • 猪天梯真系咁好食?睇落好奇怪,但被你说到心郁郁,下次去一定要鼓起勇气试下!
  • 沙嗲汤底落花生酱会唔会好滞?同平时食开嘅即食面沙嗲味道差几远?
  • 求问大概咩价位?惊荷包顶唔顺但又被你讲到流口水…
  • 照片描述好有画面感!尤其系角落食鹅肠阿伯同埋阿坤叔嘅互动,呢啲先系真正嘅香港烟火气,唔系游客区摆拍出来嘅。
  • 炭炉打边炉真系买少见少!环保条例越嚟越严,好怕呢啲老味道会消失。呢间仲有炭炉用,系咪有咩秘诀?
  • 冻奶茶走甜唔该!讲笑~ 认真问,佢哋啲手打丸类,墨鱼滑同牛肉丸边样更值得试?胃容量有限啊!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110618.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