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物價漲得有點兇,我自己的薪水卻原地踏步,想靠存款多賺點利息來補貼生活開銷。銀行定存聽起來老套,但選對利率真的能多出幾頓飯錢。這幾年我跑遍各家銀行,從街角的小分行到網路銀行都試過,才發現利息差別大到嚇人,有些銀行給的利率硬是比別人高0.5%以上。今天就來聊聊怎麼比較定存利率,還有我親身試過的一些省錢小撇步,希望能幫大家把辛苦錢變大。
定存利息說穿了,就是銀行借你的錢去投資,付你一點回饋當報酬。但別小看這點數字,舉個例子,去年我存了50萬台幣到一家利率1.8%的銀行,一年後多拿了9000塊利息;換成另一家只給1.3%的,就少賺了2500塊。差在哪?銀行規模、經濟大環境都有影響。像通膨高的時候,銀行會調高利率吸引存款,但台灣現在利率普遍偏低,多數定存落在1%到2%之間。我建議大家先上網查金管會的公開數據,或者用「利率比較網」這類工具,輸入金額和存期,馬上跳出各家排行。重點是別只看大銀行,有些中小型銀行如王道或凱基,為了搶客戶,利率反而更甜。
選最高利率的關鍵在於靈活變通。我遇過朋友只盯一家銀行,結果錯過限時優惠。記得前陣子台新銀行推新戶專案,三個月定存利率衝到2.5%,我立馬把閒錢轉過去,賺了筆小外快。但這種好康不長久,得常追蹤銀行官網或APP通知。還有一招是「階梯存款法」,把錢拆成幾筆,分不同存期存入。像我把100萬分成三份:一份存半年、一份一年、一份兩年。這樣每到期一筆,就能重新選當時最高利率的銀行,避免資金卡死。風險嘛,萬一利率突然飆升,你存長期就吃虧了。所以我都選一年內的短存,比較好應變。
省錢攻略不只是賺利息,還要避開隱藏成本。銀行常玩文字遊戲,像「優惠利率」可能綁一堆條件,比如最低存款額或手續費。我有次在某銀行開定存,結果被收200塊帳管費,等於吃掉半個月利息。現在我都先問清楚:有沒有設定費?提前解約罰多少?最好選數位帳戶,像LINE Bank或樂天,這些純網銀成本低,利率高又免手續費。另外,稅務也得注意,利息超過27萬台幣要扣稅,所以我會分散存款到不同家人名下,用免稅額度來省錢。小資族的話,先從每月強制儲蓄開始,哪怕只存5000塊,選對銀行,一年也能多出幾百塊零用錢。
最後提醒大家,定存雖穩,但別把所有雞蛋放同個籃子。我曾經太貪高利率,把錢全壓在一家新銀行,結果碰上金融波動,差點拿不回本金。現在我固定留三成資金在活存,以備不時之需。總之,多比較、多動手查,你的存款才會長大。下次再分享我怎麼用定存利息規劃退休金,先這樣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