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生活,健身唔單止係潮流,仲係一種必要投資。作為金融從業者,我成日同人講,健康就係最穩陣嘅資產。記得初初嚟香港嗰陣,我貪方便簽咗Pure Fitness嘅月卡,每個月成$1500港紙,真係肉赤到爆。後來發覺,呢度嘅健身市場五花八門,價錢差距大到嚇親人,唔識揀就等於亂咁燒錢。
先講吓主流連鎖健身房。Pure Fitness同Fitness First係典型嘅高檔選擇,月費平均$1200到$2000港紙,視乎地區同設施。銅鑼灣分店仲貴啲,因為多咗瑜伽同泳池。但係,呢啲地方嘅環境真係一流,器材新淨,仲有教練貼身指導。不過,作為精打細算嘅金融人,我覺得唔值咁貴。尤其係而家經濟波動,月月俾成千蚊,不如留嚟投資基金。
社區中心同政府營運嘅健身房就平好多。例如康文署嘅健身室,月費只係$50到$100港紙,設施基本但夠用。我有次試過去深水埗嘅社區中心,一個月$80,器材齊全,仲有冷氣。缺點係人多時要排隊,同埋冇專業教練。另外,一啲獨立小型健身房,如旺角嘅樓上鋪,月費$300到$600,環境私密啲,適合怕嘈嘅人。但小心啲隱藏收費,好似入會費或者綁約條款。
點樣慳錢?我嘅秘訣係將健身當成財務規劃。第一,簽年卡通常有折,Pure嘅年卡平均月費低到$900,慳返唔少。第二,善用公司福利,好多金融公司有補貼,我公司就包$500月費。第三,上網搵優惠碼或者團購,例如Klook成日有Fitness First嘅半價券。仲有,考慮吓免費替代品,好似行山或者YouTube健身片,零成本都keep到fit。
深度啲諗,健身唔係消費,而係長線投資。香港生活成本高,但健康係無價。我見過唔少同事,為咗慳錢唔做運動,結果病咗醫藥費仲貴。計過條數,每月花$300喺健身,換嚟嘅係精力同效率提升,返工都賺多啲。記住,慳錢唔係cheap,係精明選擇。試吓比較吓,揀個啱自己budget嘅方案,健康同銀包都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