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夏天,我站在香港中環的東亞銀行分行裡,手裡攥著一堆文件,心裡盤算著要不要申請他們的信用卡。那時剛從東京出差回來,發現同行朋友用東亞的旅遊卡省了不少機場稅,才讓我動了念頭。這張卡不只是塑膠片,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全球消費的便利大門,背後藏著許多省錢秘訣,卻也暗藏陷阱。
申請東亞銀行卡,第一步得搞懂資格門檻。他們對收入要求不低,像我在台灣工作,月薪得超過台幣五萬才夠格申請白金卡。文件方面,除了基本的身分證和薪資證明,還得附上近三個月銀行流水,證明你有穩定收支。我當初漏了流水單,多跑一趟銀行,浪費半天時間。建議直接下載App預約線上申請,填表時別馬虎,地址寫錯一個字都可能被退件。審核過程約兩週,比想像中快,但碰上旺季會拖更久。
優惠方面,東亞的卡種多到眼花。以我用的「寰宇旅遊卡」為例,海外消費現金回饋高達3%,去年在巴黎血拼,光退稅加回饋就省了上千歐元。更吸引人的是機場貴賓室無限次使用,記得在曼谷轉機時,躲進貴賓室吃免費餐點,省下候機廳的高價餐費。不過優惠有但書,像現金回饋上限每月五千台幣,超過就白刷了。積分系統也複雜,得搭配App追蹤,否則容易過期。我曾經忘了兌換積分,白白損失一趟短程機票。
深度來說,東亞卡的價值在於彈性。它不像某些銀行綁死合作商家,而是全球通用,尤其適合常飛亞洲的人。但缺點是年費偏高,首年免年費後,次年得刷滿二十萬才免。我計算過,如果消費量不夠,反不如選低年費卡。風險也不少,像貨幣轉換費隱藏其中,刷外幣時多收1.5%,一不留神就虧錢。我的經驗是:辦卡前先評估生活習慣,別被高回饋沖昏頭。
總體而言,東亞銀行卡像雙面刃,用得好能省大錢,用不好反成負擔。建議新手從基本卡試水溫,等熟悉規則再升級。它不只改變我的消費模式,還讓我學會精算每筆開銷。下次在機場看到東亞標誌,別猶豫,先查查優惠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