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公園遛狗,碰到好久不見的鄰居阿明,一臉憔悴,手上還抱著一大疊資料。一問之下,原來是為了家裡老大明年要上小學的事,正在研究「基華小學」的入學申請。他苦笑說:「光是聽人家講什麼教學創新、雙語實驗、家長面談,我頭就暈了,比當年自己考大學還緊張。」這話讓我忍不住笑出來,也想起幾年前自己帶著孩子闖關基華的那段「震撼教育」。
說實在的,「基華小學」這四個字,在我們這區的家長圈裡,幾乎等同於「教育創新」的代名詞。它不像某些明星學校只拚學科成績亮眼,它走的路子很不一樣。記得第一次參加他們的開放日,走進教室,不是看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桌椅,而是分組的小圓桌,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如何用回收材料搭建一座「永續小島」,牆上貼滿了孩子們自己畫的生態鏈圖、寫的環保倡議書,還有用平板電腦做的簡單動畫解說。老師的角色更像引導者,穿梭在各組間,問問題、給資源,而不是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那種「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的氛圍,很強烈。
他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題式探究學習」。不是傳統的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分開上,而是用一個大主題,像「家鄉的風土」、「食物的旅程」或「科技的倫理」,把各科的知識都揉進去。孩子為了完成一個主題報告,得查資料(閱讀理解)、做訪談(表達溝通)、測量計算(數學應用)、實驗觀察(自然科學),甚至動手做模型(藝術與實作)。這過程很花時間,看起來好像「沒教很多課本內容」,但我親眼看到孩子為了搞清楚社區廟宇的歷史,主動跑去圖書館翻地方志、訪問里長伯的那股勁頭,那種主動學習的火花,是硬灌知識灌不出來的。
當然,雙語教學也是基華的一大招牌。但他們不是那種一天塞好幾節英文課的填鴨式。而是創造「用」英文的環境。科學課可能用英文看一段實驗影片再討論,美術課老師用英文描述一個藝術家風格讓孩子模仿創作,甚至下課時間,也有外師自然地跟孩子玩桌遊、聊天。我女兒有次回家很興奮地說:「媽咪,我今天跟Mr. Johnson說我想要『more stickers』,他真的給我了耶!」那種因為「溝通成功」而來的成就感,讓她更敢開口。他們不追求每個孩子立刻英語流利,而是先讓孩子不怕英語、喜歡用英語。
至於家長最關心的「怎麼進去」?老實說,這真的是一場需要智慧和準備的馬拉松,絕非僥倖。基華非常重視教育理念的契合。他們要的不是只會考試的孩子,也不是只想把學校當跳板的家長。每年的「家長說明會」是關鍵第一站,千萬別當成只是聽聽的講座。那是學校在觀察,哪些家長是真的認同他們「以孩子為中心」、「探索中學習」的理念,而不只是慕名而來。仔細聽他們舉的教學實例、對孩子的期待,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給孩子的學習方式嗎?
填寫申請資料,絕對不能敷衍。與其絞盡腦汁把孩子塑造成「完美資優生」,不如真誠地呈現孩子的樣貌:他的特質(也許是好奇、有耐心、愛畫畫)、他的興趣(喜歡恐龍?熱愛組裝樂高?)、甚至他遇到的挑戰(比如比較害羞,但正在學習表達)。學校想看到的是「真實的孩子」和「願意陪伴成長的家長」。我們當年就老實寫了兒子在團體中容易緊張,但我們如何在家透過小遊戲幫助他放鬆,以及我們欣賞基華小班討論的模式可能對他有益。誠實,反而可能是加分項。
重頭戲「家長面談」,氣氛通常輕鬆但問題很犀利。別準備標準答案!面談老師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背稿的僵硬感他們一眼看穿。他們可能會問:「你對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麼?」(別只說成績好!)、「當孩子的學習方式跟學校要求衝突時,你會怎麼做?」、「你認為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和學校各自扮演什麼角色?」這些問題都在探測你的教育價值觀是否與學校一致,以及你是否是願意溝通的夥伴。我記得當時被問到:「如果孩子對某個主題探究非常投入,導致其他學科作業來不及做,你會怎麼處理?」這沒有標準答案,關鍵在於展現你理解並支持學校的學習方式,同時也重視責任感,願意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別忘了孩子也是面談的一部分!雖然基華不會用考試刁難小孩,但老師會在互動中(可能是玩遊戲、簡單問答、畫圖)觀察孩子的特質:是否好奇?能不能表達基本想法?能不能聽從簡單指令?與人互動的基本禮貌?家長要做的不是考前惡補,而是平常心,讓孩子以最自然的狀態展現自己。事前可以簡單告訴孩子要去一個新學校看看、玩一玩,減輕壓力就好。
最後,真心建議,別把基華當成「唯一」的選擇。它的創新教學模式,需要家長高度的參與、理解和支持,甚至要能忍受孩子短期的成績波動(因為學習重點不同)。如果家長內心深處還是緊盯分數排名,或期待學校用傳統方法把孩子「管」得很乖,那進去後可能會很痛苦,親師生都累。教育,終究是找到最適合孩子特質和家庭理念的地方。
看著阿明焦慮的樣子,我拍拍他肩膀說:「回去好好跟老婆聊聊,你們到底期待孩子在小學階段獲得什麼?是滿分考卷?還是探索世界的熱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這個想清楚,比盲目準備面談技巧重要一百倍。」基華的門,是為理念相通的人開的。走過這一遭,我覺得不只是孩子在找學校,更像是我們家長在重新審視自己對「教育」的定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