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進九龍灣,總覺得這裡藏著太多驚喜——不是那些觀光客擠爆的連鎖餐廳,而是巷弄裡的老靈魂小店。工業區的喧囂背後,隱藏著幾代香港人用味道說故事的地方。今天就來分享我的私藏清單,這些店鋪不起眼,卻讓味蕾記住一輩子。
先從那家躲在天橋下的「阿婆雲吞麵」說起吧。店面小得只容得下三張桌子,牆上掛著發黃的老照片,老闆娘是位滿頭銀絲的阿婆,她從七十年代就守著這攤。雲吞皮薄得透光,一口咬下,鮮蝦彈牙的勁道混著大地魚湯的甘醇,湯頭熬了八小時,喝下去暖到心坎裡。記得有次雨天躲進去,阿婆笑著遞來一碗熱湯,說:「後生仔,吃飽才有力氣拼啊。」那份人情味,比麵還讓人回味。
轉角再走兩分鐘,有間鐵皮屋搭的「明記燒臘」,招牌褪色到幾乎看不見。老闆老明是個退伍軍人,每天凌晨四點開爐,用的是土法炭烤。他的叉燒外皮焦脆如琥珀,肉質卻嫩得入口即化,秘密在於醃料裡加了陳年玫瑰露酒。我常週末去排隊,看他俐落地剁肉,刀起刀落間煙霧繚繞,那股炭香混著油脂的香氣,連隔壁工廠的工人都聞香而來。一份燒鵝飯配酸梅醬,簡單卻吃得出歲月沉澱的功夫。
最後別錯過「甜心巷」的隱藏版甜品攤,藏在停車場後巷的轉角。老闆娘阿玲是印尼華僑,賣的是自創的斑蘭椰汁糕,用新鮮斑蘭葉榨汁,椰漿濃得化不開。一口咬下,Q彈的口感帶著南洋的清香,淋上自熬的棕櫚糖漿,甜而不膩。有次聊起,她說這是懷念家鄉的味道,二十年來風雨無阻開攤。坐在塑膠凳上吃著糕點,看著夕陽灑在貨櫃堆上,那種市井的浪漫,才叫香港精神。
這些地方沒華麗裝潢,靠的是真材實料和人情冷暖。下次路過九龍灣,別急著趕路——鑽進巷弄,你會發現,最好吃的永遠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