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便利商店結帳時,前面一位大哥掏出的皮夾讓我眼睛一亮。不是名牌,而是裡面插著的那張渣打現金回饋卡,邊緣都磨白了,一看就是長期愛用者。忍不住搭話問了句:「這張好用吼?」大哥瞬間眼睛發亮:「齁!無上限回饋啦,我連繳小孩補習費都刷這張!」這反應比任何廣告都真實。回家翻開自己抽屜裡那疊塵封的信用卡申請書,突然覺得該好好聊聊這張被稱為「無腦神卡」的渣打現金回饋御璽卡。
講到現金回饋,市場上花招百出,什麼階梯式、限通路、排除項目密密麻麻看得頭痛。渣打這張狠在「簡單暴力」——國內1.88%、海外2.88%回饋無上限,全年適用。別小看這數字,當你每月刷卡金額衝破五萬、十萬,那種「刷多少就實拿多少回饋」的踏實感,跟其他設有回饋天花板的卡比起來,差距立刻拉開。我去年底裝潢房子,所有建材家具都用這張刷,看著帳單回饋金直接折抵掉好幾期帳單,真的有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
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張卡有兩個門檻要跨。一是年費,首年免年費爽快,但次年開始得靠年度刷滿18萬才能免年費。聽起來嚇人?其實換算每月平均一萬五,對習慣信用卡支付生活開銷的小家庭或通勤族來說,油錢加三餐再加網購,達標沒想像中難。另一個是「新戶限定」的高回饋陷阱。不少人是衝著網路上「新戶首刷禮3000元」的宣傳申辦,卻忽略那1.88%是「新戶期間」的加碼,通常六個月後就回歸一般版1%。真正的長期戰力,是那張無上限的承諾。
申辦這張卡,與其說是搶優惠,不如說是挑隊友。渣打的系統出了名的「老派」,網銀介面像穿越回十年前,但換來的是審核相對務實。想提高核卡成功率與額度,關鍵在「財力證明」的呈現。別傻傻只丟薪轉存摺封面,我當初整理了三樣東西:近三個月薪轉明細(標註固定入帳薪資)、另一張常用卡近半年帳單(證明消費力穩定)、加上定存單影本(展示存款實力)。特別提醒自由工作者,年度扣繳憑單比接案合約更有說服力。
卡片到手才是開始。這張卡最怕「凍結」,渣打對異常交易很敏感。有次幫公司代墊十幾萬機票錢,刷卡當下立刻被鎖卡,急得滿頭汗打電話解鎖。客服委婉提醒:「大額交易前先傳真消費計劃書比較保險。」從此學乖,單筆超過五萬的消費,我會提前兩天進線客服報備,省掉後續麻煩。另外,別被「無腦刷」口號騙了,它對繳稅、學費、醫療費這些通常排除回饋的項目竟然買單,這點我繳房屋稅時驗證過,回饋金確實入帳。
上個月在加油站,排前面的阿姨拿著這張卡猶豫半天,轉頭問我:「少年欸,這張真的回饋比較多嗎?」我笑著指她手上的兩大袋全聯商品:「阿姨妳剛買菜刷多少?八百有吧?下期帳單就少付15塊啦,天天買菜,一年下來夠妳換一桶好油了。」她恍然大悟的表情,讓我想起便利商店那位大哥。信用卡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的魔法,而是懂得把生活開銷磨成金粉的日常智慧。渣打這張卡像把鈍刀,沒有花俏功能,但當你願意老實面對每筆消費,它便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錢一點一滴還給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