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心血來潮,想帶家人去泰國度個假,翻出抽屜裡的護照一看,才發現效期只剩三個月。當下冷汗直冒——有些國家要求護照至少半年有效,差點就毀了整趟旅程。趕緊衝去辦新護照,過程雖不複雜,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一個小失誤就能讓行程泡湯。
材料準備是頭一關。我翻箱倒櫃找出舊護照、身分證和戶口名簿正本,照片卻成了絆腳石。第一次自己用手機拍,背景不夠白,表情太僵硬,直接被櫃檯打槍。後來學乖了,跑專業照相館花點小錢搞定,切記:五官清晰、無陰影、露耳朵,省得來回奔波。
線上預約簡直是現代人的救星。我避開週一或假日後的尖峰時段,選了個週三上午,透過外交部網站輕鬆約好時間。填申請表時,我差點寫錯英文名字拼音——護照上的拼法要和身分證一致,別自作聰明改寫。有個朋友曾把「陳」拼成「Chen」而非「Chan」,結果重跑一趟,白白耗掉半天。
現場辦理時,人潮比想像中少。櫃檯人員俐落核對文件,舊護照剪角作廢那一刻,莫名有種儀式感。繳費後拿到收據,上網就能追蹤進度。我選了郵寄到家,一週左右收到簇新的藍皮本。若趕時間,加急處理多付點錢,三天到手不是夢。
經驗談裡最關鍵的是「預留緩衝」。護照效期快到期就該行動,別像我臨時抱佛腳。各國入境規定差異大,像日本接受六個月效期,但歐洲有些國家硬性要求一年。辦完護照順手檢查簽證需求,雙重把關才安心。
拿著新護照翻頁時,油墨味混著紙張的觸感,莫名勾起流浪的衝動。這本小藍冊不只是通行證,更是自由的門票——提醒自己別被生活綁死,該飛的時候就振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