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對華人來說,踏進新家的那一刻,總帶著點神聖感。記得幾年前,我從台北搬到台中,老一輩鄰居阿伯拍拍我肩膀說:「後生仔,入宅前記得拜四角啊,不然家宅不寧,運勢卡卡的。」當時我還半信半疑,後來親身體驗,才懂這儀式不只是迷信,而是種心靈安頓的智慧。風水這門學問,深藏老祖宗的觀察,拜四角就是其中一環,專為淨化空間、驅邪迎福而設。它不只清掃物理環境,更洗滌內心的雜念,讓新居成為真正的避風港。
拜四角源自古老祭祀傳統,核心在平衡屋內氣場。老一輩常說,房子四角藏著陰陽能量,久未住人容易積聚晦氣。搬進去前,透過簡單儀式,就能喚醒陽氣,邀請財神和守護靈進駐。這不是什麼高深魔法,而是用誠意連結天地。我那次搬家,照著阿伯教的步驟做,意外發現儀式後,家人睡眠安穩不少,連鄰居都說我們家氣氛特別和諧。或許真有科學解釋,比如心理暗示的效果,但更多是那份儀式感帶來的踏實。
開始前,得先備齊物品,別嫌麻煩,這些小東西是心意的載體。我習慣用新鮮水果當供品,像蘋果象徵平安,橘子代表吉利,擺在紅盤子上增添喜氣。再準備三炷香、一對紅蠟燭,還有金紙銀紙各一疊,金紙敬神,銀紙安撫地基主。記得第一次做時,我漏了蠟燭,結果點香時手忙腳亂,後來學乖了,東西放玄關一目了然。時間選在入宅當天清晨最好,陽氣初升,避開午後陰時。查查農民曆,找個「宜入宅」的日子,吉時一到,全家安靜下來,專注當下。
正式拜祭,從大門開始,順時針走屋內四角。點燃蠟燭和香,手持清香,先對門外鞠躬三下,感謝天地引路。接著進屋,第一個角通常是東南角,代表財位,我低聲念:「請四方神明護佑,家宅興旺。」然後放供品、燒金紙。每個角停一分鐘,靜心感受氣流變化。轉到西北角時,那是貴人位,我會多說幾句祈求事業順遂。過程別急,腳步放慢,讓煙霧繚繞間,負能量隨之消散。燒紙錢要小心防火,用鐵桶裝著,安全第一。
儀式結束後,別急著收東西。讓香自然燒完,象徵圓滿。我會坐在客廳,喝杯熱茶,回想過程。這時屋內空氣清新許多,彷彿真有股暖流流動。之後清理灰燼,別倒垃圾桶,找個乾淨地埋掉或灑向戶外,代表晦氣遠離。拜四角看似簡單,卻能奠定新生活的基調。那次搬家後,我養成每年重溫一次的習慣,不為迷信,而是提醒自己珍惜家的溫暖。風水之道,終究回歸人心,你信幾分,就收穫幾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