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第一次出國的時候,是去日本賞櫻,當時興奮得不得了,結果一到機場才發現忘了帶轉換插頭。手機快沒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最後在機場商店花了大錢買一個。從那次起,我學乖了,打包行李不再靠直覺,而是有一套實戰經驗。現在每次出遊前,我都會花點時間仔細規劃,避免那種尷尬時刻重演。出國旅行,說白了就是帶對東西,玩得更安心。這篇分享,不是那種死板的清單,而是從我踩過的坑裡提煉出來的精華,希望能幫你少走彎路。
護照和簽證當然是頭號大事,但別以為帶上就萬無一失。我遇過朋友在機場才發現護照快過期,結果行程泡湯。建議出發前三個月檢查效期,影印一份備份放行李,手機也存電子檔。錢的部分,現金別帶太多,容易被偷,信用卡和國際提款卡更實用。記得開通海外交易功能,我有次在歐洲刷卡失敗,差點流落街頭。旅遊保險也不能省,醫療或行李遺失的保障,花小錢買安心。這些東西裝進隨身包,別託運,萬一行李延誤,至少還能應急。
衣服打包是門藝術,看目的地和季節調整。去熱帶海島,帶輕便透氣的棉麻衫,但別忘一件薄外套,飛機上冷氣強。冬天去北歐,我學到層疊穿衣法: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省空間又靈活。鞋子最多兩雙,一雙走路舒服的運動鞋,一雙輕便拖鞋。我有次帶了三雙高跟鞋,結果全程穿球鞋,行李重得想哭。材質選快乾型,萬一淋雨也不怕。記得捲衣服收納,比折疊省一半空間,還能防皺。行李箱留點空隙,回程買紀念品才塞得下。
電子設備別小看,手機是命根子,但充電器常被忽略。帶萬國轉換插頭,淘寶買個多合一型,輕巧不佔位。行動電源選大容量,飛機上不能託運,我有次在長途航班上手機沒電,錯過轉機通知。相機或筆電看需求,不常用就別帶,減輕負擔。耳機必備,降噪型在吵雜環境救了我無數次。下載離線地圖和翻譯App,網路不穩時超實用。這些小東西收進防震包,避免摔壞。
個人護理用品,很多人塞一堆瓶瓶罐罐,其實飯店都有提供。我只帶旅行裝洗髮精和牙膏,省空間。藥物是重點,常備止痛藥、腸胃藥和過敏藥,國外買藥麻煩又貴。我有次在泰國食物中毒,靠自帶藥救急。小急救包放OK繃和消毒棉片,輕便好用。女生化妝品精簡,防曬霜不能少,尤其去海邊。眼鏡或隱形眼鏡多備一副,遺失了很痛苦。這些收進透明袋,安檢時好拿。
其他小物提升旅行品質,旅行枕和眼罩讓長途飛行不累人。一本書或電子閱讀器打發時間,比滑手機省電。零食帶點家鄉味,解鄉愁又當備糧。我有次在歐洲想念泡麵,超市買不到熟悉口味。環保杯和水瓶必帶,機場裝水省錢又環保。最後,打包前秤重,避免超重罰款。別塞太滿,留點彈性空間。回家後檢討清單,下次更精進。旅行是探索世界,不是被行李拖累,帶對東西,才能玩得盡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