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幫新創公司跑完銀行開戶流程,走出銀行那刻陽光刺得眼睛發酸。櫃檯那位林經理送我到門口時低聲說了句:「王總,您是我今年見過文件備最齊的客戶。」這句話讓我站在騎樓下愣了幾秒——想起三個月前第一次被退件的狼狽,那疊被紅筆畫得像命案現場的申請書還塞在抽屜底層。
開戶這事像闖關遊戲,銀行永遠不會告訴你隱藏關卡在哪。記得那天帶著工商登記核准函正本衝到分行,西裝後背全汗濕了,行員卻用原子筆輕點著資本額存款證明:「這家信用合作社的票,我們系統吃不下哦。」後來才知道,新創圈裡流傳著某間銀行地下室有家神秘影印店,老闆能一眼看出公司章程哪裡會卡關。
真正耗神的不是跑流程,是看穿銀行沒明說的潛規則。有回在國稅局等號時,隔壁會計師事務所的老先生抖著菸灰說:「選銀行要看他們午餐便當吃什麼。」當時當笑話聽,後來才懂——分行如果常叫五星飯店外燴,八成重視企業戶;要是員工集體啃便利商店飯糰,中小企業部可能剛被縮編。我們最後鎖定某家銀行,只因他們經理室放著智邦科技二十年前的開戶紀念牌。
面談那天像參加真人實境秀。理專端咖啡進來時,合夥人阿傑正在講跨境電商金流規劃,我突然瞥見對方左手無名指抽動兩下。中場休息立刻衝去超買了印有供應鏈圖的簡報貼,把原本密密麻麻的財務預測表蓋掉三分之二。果然再進會議室時,放款部主管的鋼筆開始在紙上跳舞——他後來承認,看到數字海會觸發聯徵審查 PTSD。
現在每次刷存摺看到那個初登摺的日期戳章,都會想起開完戶那個暴雨夜。合夥人們擠在七坪大辦公室吃鹹酥雞慶祝,油膩手指劃過平板螢幕確認首筆款項入帳時,窗外閃電正好劈亮對街銀行招牌。阿傑把竹籤插在雞排上笑說:「原來要開戶成功,得先學會讀懂銀行經理的微表情。」
帳戶啟用才是戰場起點。上週五傍晚突然收到銀行系統升級通知,慌張致電客服卻聽到溫柔錄音:「您是本行尊榮企業會員…」愣住那刻突然懂了,原來那疊被退三次的文件、那些研究便當油漬的午休時間,早就在看不見的地方鑄成了通關密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