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刷卡時,我都會想起那個經典問題:到底該選里程卡還是現金回饋卡?這就像在咖啡廳糾結要拿鐵還是美式,看似小事,卻牽動日常消費的節奏。去年,我換了張新卡,結果在東京旅行時差點因里程規則卡關,才深刻體會到選擇錯誤的痛。
里程獎勵聽起來夢幻,累積點數就能換免費機票或升等,尤其對常飛的人來說,一趟商務艙能省下好幾萬台幣。但魔鬼藏在細節裡,航空公司夥伴計劃變來變去,熱門時段常沒位子,還得付燃油附加費,有時算下來價值縮水三成。我朋友就遇過,辛苦攢的里程因規則更改直接歸零,氣得他轉投現金派。
現金回饋則像老實的夥伴,刷多少就按比例退錢,直接進帳戶或抵帳單,簡單粗暴沒懸念。日常買菜、繳水電費都能用,靈活度超高。不過,回饋率通常固定在1%到5%,不像里程有爆發性紅利。我試過一張高回饋卡,結果發現年費吃掉一半收益,還不如用無年費的卡慢慢攢。
真正關鍵在個人習慣。如果你一年飛三次以上,里程卡的潛在價值可能翻倍;但若只是超市族或網購狂,現金回饋更實在。別被行銷話術騙了,有些卡號稱高回饋,卻設消費門檻或排除類別,得細讀條款。我的經驗是,先算年度總消費,再比對卡片的真實回報率,里程卡得把兌換難度打八折來估。
說到策略,混搭使用最聰明。我現在主力用現金卡cover日常開銷,另備一張免年費里程卡專攻旅行消費,雙軌並行下,去年省了快兩萬。切記,別為獎勵而過度消費,否則利息吃掉所有好處。信用卡是工具,不是魔法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