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日收工搭港鐵,望住車廂廣告燈箱成排滙豐紅獅子,先醒起張HSBC信用卡成年冇拎出嚟用。返到屋企撳開HKTVmall追劇,彈出聯名優惠廣告先發現,原來兩家搞緊獨家合作,刷卡送影視會員仲有額外著數,即刻摷返張卡出嚟研究。
今次滙豐玩得幾聰明,專攻香港人兩大命門:追劇同慳錢。佢唔係齋講「簽賬回贈」呢類冷冰冰嘅術語,而係直接同本土影視平台捆綁。我試過用Red信用卡交年費,即刻換到三個月HKTVmall影視VIP,仲送多張$50現金券。最抵係新客專享,首年免會籍年費仲加碼$300禮券,計落等於慳咗成千蚊——夠買十幾餐外賣煲劇食。
成個合作最殺食係「雙重滲透」。HKTVmall本身有龐大日用百貨客群,而家將影視會員塞入去當增值贈品,等班師奶買廁紙順便開通追劇功能。滙豐就借勢將信用卡植入娛樂場景,我見佢連《毒舌大狀》4K版都要用指定卡先有早鳥價,擺明食住本土影視熱潮。兩邊客群交叉引流嘅玩法,比齋賣廣告高明得多。
不過要提水兩點:首先優惠期得三個月,到期日9月30號好易唔記得。其次要睇實條款,好似白金卡送嘅$300禮券要分三次派,仲要每個月刷夠$500先拎到。我成日同fd講,呢類優惠最緊要計自己消費模式,如果本身少喺HKTVmall買嘢,為張券夾硬購物隨時倒蝕。
深夜睇《社內相親》重播時忽發奇想:銀行同影視平台拍拖會唔會成新趨勢?以前信用卡鍾意搭航空公司儲里數,而家後生仔寧願要Netflix會籍。今次滙豐行快半步綁實本地平台,其他銀行好可能跟風。話唔定遲啲睇Disney+可以用中銀卡積分換,用渣打卡買黃Viu套餐送爆谷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