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銀行冷氣開得有點強,我搓了搓手臂,看著前面櫃檯的年輕媽媽,懷裡抱著睡著的孩子,手裡捏著幾張皺巴巴的鈔票,小心翼翼地問行員:「請問…開一個戶頭,最少要存多少錢?」行員面無表情地回:「我們一般戶頭最低起存額是新台幣一萬元喔。」那位媽媽的眼神瞬間黯淡下來,默默地把錢收回口袋,抱著孩子轉身離開。那個畫面,一直印在我腦海裡。
曾幾何時,「銀行開戶」對某些人來說,竟成了高不可攀的門檻?動輒數千甚至上萬的最低存款要求,對剛出社會的學生、收入不穩定的打工族、或是只想有個地方安全放點小錢的人來說,實在是個沉重的負擔。難道沒有銀行願意接納這些「小額客戶」嗎?
其實,關鍵在於「找對方法」和「看懂規則」。銀行也是營利事業,傳統帳戶設最低存款門檻,說穿了就是「成本考量」。維護一個帳戶,從系統、人力、到印存摺(雖然現在很多數位化了)、寄送對帳單,通通都要錢。如果客戶只存個一兩千塊,銀行收的那點微薄利息,根本連成本都打不平,當然興趣缺缺。
但時代在變,銀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加上普惠金融的觀念逐漸抬頭,「零門檻」或「超低門檻」開戶,早就不是天方夜譚了。重點在於,你要懂得「鑽」銀行設計的縫隙。
首先,別一頭熱就往你家巷口那間氣派的分行走。試試看「數位帳戶」吧!這幾乎是零門檻開戶的代名詞。很多純網銀或傳統銀行的數位品牌,主打的就是「線上開戶、免臨櫃、免最低存款」。它們砍掉實體分行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自然可以把開戶門檻壓到最低,甚至直接歸零。開戶過程就在手機或電腦上點一點,驗證個身分,帳戶就生出來了,連一毛錢都不用先存進去。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對吧?零門檻的背後,通常伴隨著一些「但書」。最常見的就是「帳管費」或「服務限制」。有些帳戶雖然開戶免最低存款,但如果你長期放空(裡面沒錢),或者平均餘額低於某個標準(例如三個月平均低於一萬元),銀行每個月就可能扣你一筆帳管費,五十、一百的,積少成多也很可觀。所以,開這種帳戶,最好還是多少放點錢進去,避免被收費。
另一種常見的「但書」是「功能閹割」。有些零門檻帳戶,可能不給你實體存摺、限制臨櫃交易次數(甚至完全不提供臨櫃服務)、或是跨行提款/轉帳的免手續費次數比較少。這些限制,對習慣傳統銀行服務的人來說可能不習慣,但如果你主要需求只是「有個安全的地方放錢」、「能線上轉帳繳費」、「能綁定行動支付」,那這些數位帳戶的功能絕對綽綽有餘。
還有一招,瞄準「特定族群優惠」。銀行為了搶客,特別喜歡鎖定學生、新鮮人、或是特定職業(像軍公教)。針對這些族群推出的「專屬帳戶」,開戶門檻常常低到不可思議,可能只要100元、500元,甚至真的0元就能開。而且配套優惠通常不錯,像是跨轉跨提免手續費次數多給幾次,或是給點小額的開戶禮。如果你是學生,務必好好利用學生證這個利器!
另外,「薪轉戶」也是一個突破口。很多公司配合的銀行,會讓員工享有「薪轉戶優惠」,其中一項可能就是「免收帳管費」且「免最低存款要求」。即使你薪水不高,只要公司有配合,開這個戶頭通常門檻很低,甚至沒有。跟公司人事或財務打聽一下合作銀行有哪些,別傻傻地自己去開一般戶。
講到「免最低存款」,其實很多銀行檯面上寫的「最低起存額」,指的是「開戶當下」你需要存進去的錢。但開了戶之後,如果你把這筆「起存額」領光光,只要帳戶沒被收帳管費的條件(例如維持最低餘額要求),銀行通常不會因此就把你帳戶關掉(除非長期靜止且餘額為零)。所以,有些人會先存進最低起存額(例如一萬)開好傳統帳戶,之後再把錢領出來用,只要確保不被扣到帳管費就好。但這招有點擦邊球,且要注意各家銀行對「靜止戶」的定義和處理方式(太久沒交易可能被凍結),不是長久之計。
說到底,銀行願意提供低門檻帳戶,看中的是「未來性」和「綜合貢獻」。它們賭你以後薪水會變高、存款會變多、會開始買基金保險、會用房貸車貸… 現在用零門檻吸引你進來建立關係,以後才有機會從你身上賺到更多錢。這也是為什麼數位帳戶這麼積極搶市佔率,它們要的是「客戶數」背後的數據和潛力。
所以,想找到真正適合的零門檻帳戶,不能懶。貨比三家絕對必要:
1. 看清楚「費用」欄位: 重點盯住「帳戶管理費」的收取條件。是「無條件免收」?還是「符合XX條件才免收」(例如保持多少餘額、或每月有薪轉入帳、或用電子帳單)?這條最重要!
2. 確認「功能限制」: 你需要實體存摺嗎?常跑臨櫃嗎?跨行提款轉帳的需求量大不大?把這些需求列出來,對照帳戶提供的服務,看能不能接受那些限制。
3. 比較「附加價值」: 活存利率高不高(雖然通常也很低)?跨轉跨提免手續費次數給得多不多?有沒有整合好用的App?這些都是加分項。
4. 善用「比價網站」: 台灣有不少金融產品比較網站(但記得找可信賴的),把各家數位帳戶或低門檻專案的條件列得清清楚楚,省去自己一家家查的功夫。
最後要提醒,開戶是跟銀行建立關係的開始。選擇時,除了門檻,也要想想這家銀行的服務你喜不喜歡、App好不好用、據點方不方便(即使主要用數位,有時還是可能用到實體服務)。別為了零門檻,硬開一個用起來很痛苦的帳戶。
看著那位年輕媽媽離開的背影,心裡還是有點悶。幸好,現在選擇真的多了。只要花點心思做功課,找到那個真正適合自己、負擔得起、甚至能幫你省點小錢的帳戶,絕對不是難事。擁有一個銀行戶頭,是管理財務、參與現代金融生活的基本入場券。這張票,不該因為「最低存款」這道坎,就把任何人擋在門外。下次走進銀行,或打開手機銀行App,記得,你是有選擇權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