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一個人揹著背包去巴黎旅行,原本以為帶張銀聯卡就夠方便,誰知道在羅浮宮附近的小店買了杯咖啡,刷卡後才發現帳單多收了莫名其妙的手續費。那筆錢不多,但累積起來夠吃一頓像樣的法國餐了。這種經驗不只我,很多旅人都遇過,尤其在海外簽賬時,銀聯卡看似無憂,實則暗藏玄機。
銀聯海外簽賬的手續費,主要分幾大塊,搞懂這些才能避免被坑。首先是匯率轉換費,通常收1%到2%,聽起來小錢,但如果你在歐洲買精品或訂高價酒店,可能多付幾千台幣。舉例說,我在米蘭買過一個皮包,刷銀聯卡時,店家直接顯示歐元價,結果帳單轉回台幣時,匯率被加碼,等於多付1.5%的費用。這還不算最糟,有些ATM取款時,銀行會再加收固定手續費,比如在東京的便利商店ATM,一次可能扣你100日圓,換算下來約台幣30塊,積少成多。
省錢不是靠運氣,而是有技巧的。我現在出國前一定先查銀聯官網的合作銀行清單,像在泰國,用盤谷銀行的ATM就免手續費,省下不少零錢。還有個小訣竅:結帳時堅持用當地貨幣,別讓店員幫你轉成台幣,因為他們可能用動態貨幣轉換(DCC),匯率差更大。上回在曼谷夜市,攤販問我要不要直接刷台幣,我拒絕了,結果帳單對比朋友,少付了快200塊。另外,辦一張免海外手續費的信用卡吧,像某些銀行推出的旅遊卡,海外消費零費用,但得注意年費和條款,別被反咬一口。
避坑是門學問,最常踩的雷就是隱藏費用。有些機場的兌換櫃台或高級餐廳,刷卡時螢幕顯示免手續費,但實際帳單偷偷加碼。我在杜拜就中過招,刷完卡後隔月帳單冒出額外5%的服務費,氣得我寫信去銀行抗議。建議大家每次交易都保留收據,回國後仔細對帳,發現問題立刻申訴。還有,避開觀光區的獨立ATM,那些機器收費最高,寧可多走幾步到大型銀行分行。
旅行是享受,別讓手續費掃了興。多點準備,少點冤枉錢,銀聯卡還是好夥伴。下次飛海外前,花點時間研究,你會感謝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