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陪阿銘去辦機車過戶,才發現這潭水比想像中深。原本以為帶個雙證件、繳個規費就能搞定,結果光是卡在保險名字沒改,硬是多跑一趟監理站。櫃檯那位大姐一邊敲鍵盤一邊碎念:「啊你們年輕人就是這樣,功課不做足,時間嘸是時間喔?」當下臉真的熱辣辣的。回來後我發狠把全台監理站的規定、代辦的眉角,甚至連遺產過戶這種冷門程序都挖了一遍,這篇算是用時間跟白眼換來的血淚筆記。
講到「車輛轉名」,關鍵在於那張薄薄的「異動登記書」。這東西就像車輛的戶口名簿,買賣雙方得親自簽名畫押。但別以為簽名就了事,重點是「誰」簽?如果是公司車,得帶公司大小章跟負責人身分證;夫妻之間贈與更麻煩,得先搞懂是「一般贈與」還是「夫妻財產制」,稅金差很大。我鄰居陳太太就是沒搞懂,贈與機車給女兒,結果被當一般贈與課稅,多繳了好幾千,氣得在管理室罵了三天。
費用絕對是大地雷!規費只是基本款:機車200元、汽車150元。真正會咬人的是「牌照稅」跟「燃料費」的尾巴。假設你七月過戶,前手只繳到六月,那七月到過戶日這段的稅費,法律上可是歸新車主扛。我就聽過有人貪便宜買二手車,過完戶才收到補稅單,金額比車價還高,當場傻眼。還有啊,強制險沒過戶前千萬別解約,否則過戶當天系統一查,直接叫你滾回去辦好再來。
文件備齊是基本功:雙證件(賣方身分證、買方身分證加第二證件)、印章、行照、新領牌照登記書(俗稱車主聯)。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保險」才是隱形殺手。強制險要辦「批改」轉被保險人名字,不是重保。阿銘上次就是栽在這,以為新保一張就好,結果監理站系統顯示車子「沒保險」,直接打槍。另外動產擔保也得塗銷,有貸款沒清?先去銀行拿清償證明,否則過戶門都沒有。
代辦不是萬靈丹。路邊黃牛開價從800到3000都有,號稱「人不用到」。但這裡頭坑可多了:證件印章全交他手上有風險;有些只包「送件」不包「驗車」,老車要過戶得先驗排氣,黃牛兩手一攤「這另計喔」;更黑的是假代辦真詐騙,收了錢就消失。真要找代辦,盯緊他開的收據有沒有蓋公司章,最好選跟監理站有合作登記的代書。
特殊狀況才磨人。長輩走了要過戶車輛給子女?除了死亡證明、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蓋章同意是基本。更頭痛的是「車主失蹤」,得先跑法院公示催告,登報滿三個月才能單獨申請,光流程就能耗掉半年。還有公司解散車輛轉個人,少了清算人簽章,監理站照樣退件。這些冷門流程,連監理站承辦都可能講得2266,最好直接殺去總站問。
選號這步別犯傻。監理站電腦選號不用錢,但想要666或8888?網路標號底價3000起跳,得標後還得在期限內過戶完成,否則錢就飛了。現場選號也要拼手速,螢幕跳出號碼只有五秒能按,猶豫一下好牌就沒了。上次看到一位大叔為了選尾數7,硬是重排三次隊,結果第三次只剩4跟44可選,臉都綠了。
過戶當天穿雙好走的鞋,監理站永遠像菜市場。先衝去抽「車輛異動」號碼牌,別排錯到駕照櫃檯。文件遞進去後,承辦會開稅費單,這時直奔繳費機刷卡最省時。等叫名領新行照時,記得檢查引擎號碼有沒有打錯,我就遇過行照號碼錯一碼,害我之後驗車被刁難。最後捧著熱騰騰的行照,別忘了直奔保險公司辦批改,拖過當天午夜保險空窗,出事就麻煩了。
走完這趟,真心覺得台灣的車輛過戶像闖關遊戲。每道手續都藏著小陷阱,踩中一個就是半日重來。但摸透規則後,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下次你要過戶,先把這篇印出來帶著,至少能少看兩次櫃檯的白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