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經濟波動大,不少人突然需要周轉資金,我也經歷過類似狀況。記得前年創業時,資金鏈差點斷裂,急著找貸款,卻踩過高利貸的坑,那種壓力真的難熬。後來花時間研究,才發現正規低息管道其實不少,關鍵是懂得篩選。
先談銀行管道吧。台灣本土銀行像台新或國泰世華,都有推出小額信貸專案,利率壓在2%到5%之間,比那些網路廣告號稱的「零利率」實在多了。我去年透過台新的線上申請,填表後兩天就核准,資金當週入帳。重點是,銀行受金管會監管,合約透明,不會藏隱藏費用。但要注意,銀行審核較嚴,信用分數不夠高的話,可能被拒或利率調高,建議先查詢聯徵報告。
網路平台也是熱門選項,速度快得驚人。LINE Bank和街口支付的借貸功能,我試過幾次,手機App操作五分鐘內提交,AI審核半小時就有結果。利率平均3%到8%,雖稍高於銀行,但急用時很救命。不過,網路上陷阱多,一定要確認平台有金融牌照,像那些標榜「免審核」的,八成是非法高利貸。我有朋友貪快借了,結果滾出天價利息,差點破產。
政府支持的方案別忽略,尤其適合弱勢族群。勞動部的勞工紓困貸款,利率才1.845%,去年疫情時我幫親戚辦過,文件齊全的話,一週內撥款。還有青年創業貸款,額度高達百萬,利率補貼後接近零。這些管道安全係數最高,但申請流程繁瑣,得跑公部門或合作銀行,適合不趕時間的人。
總歸一句,借錢不是壞事,但選錯渠道代價太大。與其被廣告話術迷惑,不如花一小時比較各方案。利率、手續費、還款彈性都要細看,合約條款逐字讀。記得,正規管道再快也要審核,號稱「秒過」的多半有鬼。保持冷靜,才能避免債務漩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