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複利息計算:簡單公式與實例教學

複利息計算:簡單公式與實例教學

午後的咖啡館飄著烘焙香氣,隔壁桌兩位年輕人正熱烈討論著投資。戴眼鏡的女孩滑著手機螢幕上的試算表,語氣帶著點懊惱:「早知道當初就該早點開始存股,你看,光差五年,數字就少這麼多!」她對面的男孩盯著數字,眼神透著驚訝:「這就是複利的威力?像滾雪球一樣?」我低頭抿了口咖啡,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被「複利」震撼到的模樣。那時才真正理解,為什麼愛因斯坦會稱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它不是魔術,卻是普通人累積財富最實在的槓桿。

複利的本質,說穿了就是「利滾利」。想像你養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鵝,第一年牠下了一顆金蛋(利息),你不急著花掉,反而把這顆蛋也放進鵝巢裡。第二年,鵝不只為原本的身體下蛋,連同第一年的那顆蛋也開始孕育新蛋。年復一年,你的鵝巢越來越滿,金蛋的數量不是慢慢增加,而是像山坡上滾下的雪球,越滾越快,越滾越大顆。關鍵在於時間和持續投入,讓每一分錢賺到的利息,在下一期都成為新的本金繼續賺錢。

那天下午,我拿出紙筆,在咖啡杯墊背面畫給那位懊惱的女孩看。公式其實很純粹:終值 = 本金 × (1 + 年利率)年數。別被指數符號嚇到,把它想成「本金」乘以「成長倍數」就好。那個「成長倍數」,就是複利的魔法引擎。我隨手舉例:假設本金10萬元(新台幣,下同),年化報酬率6%,放20年。計算機一按:終值 = 100,000 × (1 + 0.06)20 ≈ 100,000 × 3.207 ≈ 320,700元。本金翻了三倍有餘。女孩眼睛亮了:「那如果放30年呢?」我讓她自己算:100,000 × (1.06)30 ≈ 100,000 × 5.743 ≈ 574,300元。「哇!比20年幾乎又多出快一倍!」時間的槓桿,在複利世界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更實際的場景來了。工程師朋友阿明去年領到一筆獎金50萬,猶豫著該提早還清房貸(利率約2.5%),還是投入股市長期投資(假設年化報酬6%)。他直覺想減輕負債。我們一起算:若把這50萬拿去還房貸,等於省下未來2.5%的利息支出。但如果投入一個年化報酬6%的工具,放15年呢?終值 = 500,000 × (1.06)15 ≈ 500,000 × 2.397 ≈ 1,198,500元。而省下的房貸利息,用複利公式倒推,實際節省的「終值」大約只有500,000 × (1.025)15 ≈ 721,000元。「你看,」阿明突然笑出來,「表面看是省了2.5%的利息,但機會成本是放棄了6%的成長潛力,十五年後差距將近五十萬。」這不是鼓勵不還貸,而是提醒:資金有成本,比較時要看長期的「終值」機會,而非只看當下的利率數字。

很多人常問:「我該怎麼預估資產多久會翻倍?」這時「72法則」就派上用場了。不需要複雜計算,只要用72除以你的「年化報酬率」,答案就是大約翻倍所需的年數。這數字不是隨便來的,是數學家從複利公式推導出的近似值。例如,年報酬率6%,翻倍年數 ≈ 72 ÷ 6 = 12年。年報酬率8%,則約72 ÷ 8 = 9年。記住這個法則,在咖啡廳快速心算就很有說服力:定存利率若只有1.5%,翻倍要48年;一個穩健的全球股票組合若長期有7%,大約10年就能翻倍。時間的殘酷與慷慨,一目了然。

然而,現實世界沒有保證的報酬率。複利公式裡那個關鍵的「年利率」,恰恰是最不確定的變數。市場會波動,通膨會侵蝕實質購買力。我見過太多人沉迷於試算表上高報酬率帶來的驚人終值,卻忽略了過程中的波動風險。真正的實踐智慧在於:專注在「持續投入」與「控制風險」這兩件你能掌握的事。 定期定額,分散標的,保持耐心,像農夫播種一樣,不過度關注每日天氣,而是相信季節更迭的力量。時間拉長,市場的短期雜音終會被複利的穩定節奏覆蓋。

咖啡涼了,隔壁桌的年輕人已埋頭研究起定期定額的扣款設定。複利的魔法不在於複雜的金融商品,而在於最質樸的紀律與等待。它不承諾暴富,卻給予踏實累積者最公平的回報。當你理解那條簡單公式背後的巨大能量,每一次看似微小的投入,都會被賦予不一樣的重量——因為你知道,此刻放進去的每一塊錢,都在時間的催化下,朝著那個「終值」堅定地生長。開始,永遠是最好的時機;而堅持,是唯一的秘訣。

评论:

  • 看完背脊發涼!一直以為定存穩穩放就好,但用72法則一算,1.5%利率要48年本金才翻倍…通膨早吃光了吧?請問除了股市,還有哪些工具能創造較穩的4-5%複利效果?
  • 房貸vs投資的實例超有共鳴!去年也是糾結要不要提前還,看完才驚覺省2.5%利息卻錯過6%成長的機會成本這麼高。立刻把年終獎金轉進指數型基金了。
  • 想確認公式細節:如果每月定期定額投入1萬,年報酬6%,20年後的終值怎麼算?網上試算工具很多,但想懂背後的數學邏輯。
  • 作者提到「控制風險」比追求高報酬重要,深有同感。2015年股災時停扣,去年高點又忍不住追高,來回巴臉…現在學會無視漲跌,發薪日就是扣款日。
  • 複利最殘酷的是懲罰拖延。25歲開始每月存5000,跟35歲才開始存10000,到60歲可能後者還追不上前者…年輕人真的要早點看到這篇啊!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94853.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