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万锦市的街道上,偶然瞥见銀记肠粉店的招牌,那种怀旧感瞬间涌上心头。记得去年夏天,我第一次踏进这家小店,门铃叮当作响,空气里飘着米浆蒸腾的香气,仿佛一秒穿越到香港的茶餐厅角落。老板是位老香港人,操着流利的粤语招呼客人,墙上挂着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家族几十年的传承故事。这种氛围,不只是吃饭,更像在体验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布拉肠粉是这里的招牌,师傅每天清晨五点就开始准备。米浆是现磨的,用上等粘米浸泡过夜,再细细过滤。看着他在布上摊开薄薄一层,蒸汽升腾间,米浆迅速凝固成晶莹剔透的肠粉皮。卷起时,动作行云流水,像在表演一场无声的舞蹈。端上桌时,淋上秘制酱油和芝麻酱,一口咬下去,滑嫩得入口即化,米香浓郁中带着微甜的回甘。搭配虾仁或牛肉馅料,口感层次丰富,每一份都饱含着手工的温度。
为什么说它是万锦必吃?不光是味道地道,更在于那份坚持。在快餐横行的时代,銀记还守着传统布拉工艺,拒绝机器量产。老板常说:“肠粉的灵魂在布上,不在流水线。”这让我想起香港街头的老字号,那些渐渐消失的记忆。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熔炉里,銀记成了港式美食的灯塔,吸引的不只是华人,连本地老外也成了常客。周末去时,常看到家庭聚餐的场景,孩子们学着用筷子夹肠粉,笑声里透着文化的交融。
价格挺亲民,一份招牌肠粉不到十加元,分量足得能当正餐。但别只点肠粉,试试他们的粥品和油炸鬼,搭配起来才是完整体验。座位不多,高峰时段得等个十几分钟,建议避开午饭潮。坐在窗边,看着窗外车流,吃着热腾腾的肠粉,那一刻的满足感,远超出食物的本身。它提醒我,美食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