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黃石公園的土地,彷彿走進一部活生生的地理教科書。這裡的間歇泉噴發時,蒸汽升騰,帶著硫磺的氣息撲面而來,提醒你大自然的力量有多麼原始。去年夏天,我在公園裡待了兩週,深刻體會到住宿的選擇能左右整個旅程的質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讓你安心入睡,同時又離那些標誌性景點近在咫尺。選擇小木屋還是露營地?這得看你的旅行風格——是想裹著毛毯在爐火邊聽松濤,還是鑽進帳篷仰望銀河。
先說說小木屋吧,它們是公園裡隱藏的寶石。我最推薦老忠實旅館的小木屋群,位置就在老忠實噴泉旁,走幾步就能見證那壯觀的噴發。這些木屋建於上世紀初,木質結構散發著松脂香,室內有壁爐和舒適的床鋪,夜裡聽著噴泉的轟鳴入睡,簡直是夢幻體驗。不過,別以為所有小木屋都一樣奢華;黃石湖旅館的附屬木屋更適合家庭,空間寬敞,推窗就是湖光山色,但價格偏高,旺季一晚要四百美元起。我曾在這裡過夜,清晨被水鳥叫醒,霧氣繚繞湖面,那種寧靜感至今難忘。預訂得趁早,公園官方網站常在半年前就滿房,尤其七八月遊客潮湧來時。
露營地則是另一種冒險。如果你像我一樣愛背包徒步,麥迪遜營地絕對首選。它位於公園西側,靠近間歇泉盆地,營位藏在松林間,私密性高。設施基本但實用:有乾淨的廁所和飲用水源,晚上生起營火,烤著棉花糖,抬頭就是漫天星斗。記得那次,一隻麋鹿慢悠悠從營地邊走過,距離近得能聽見牠的呼吸——這提醒我,食物必須鎖進防熊箱。橋灣營地也不錯,靠著黃石湖,適合划船愛好者,但地勢較開闊,風大時帳篷得加固。露營考驗準備功夫:帶足保暖睡袋,山區夜溫常驟降到零度以下,我頭一晚就凍得哆嗦,學了乖。
選擇住宿時,得考慮季節和預算。夏季固然熱鬧,但人群擁擠,露營地一位難求;我偏愛初秋九月去,遊客少,落葉繽紛,小木屋價格也回落。冬天呢?只有少數木屋開放,得滑雪進出,挑戰性高但回報是絕美的雪景。別只盯著名點,公園周邊的小鎮如加德納也有特色木屋,價格實惠,開車進園半小時,適合預算緊的背包客。歸根結底,黃石住宿是與自然對話的橋樑——選對了,它讓旅程昇華成記憶裡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