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中环,打印机还在吐着刚修订的信贷协议,咖啡杯沿留着半干的口红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CDS报价,我突然想起十年前在伦敦金丝雀码头,那个把信用违约掉期叫做\”金融末日保险\”的老交易员。如今汇丰的CDS曲线每波动1个基点,香港家族办公室的晨会就要重新测算对冲成本——这串看似晦涩的代码,早成了撬动百亿资本的隐形杠杆。
当汇丰的五年期CDS利差在今年三月突然扩宽到87基点,比德意志银行还高出15基点时,交易台的电话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不是恐慌,是嗜血的兴奋。对冲基金在问\”能不能做空欧洲银行股\”,投行销售兜售着\”CDS指数套利策略\”,而真正懂行的保险公司默默加厚资本缓冲。这种衍生品最吊诡之处在于:你买的不是汇丰的债券,而是它\”死亡\”的概率。就像给邻居的房子买火灾险,赌的是火光何时冲天。
三年前亲历过瑞士信贷CDS爆雷的老手都记得那种冰水浇脊梁的感觉。当CDS利差突破500基点,所有理论定价模型瞬间失效。现在汇丰的CDS报价里藏着三重幽灵:亚洲商业地产敞口像是鞋底的图钉,伦敦分行被查出反洗钱漏洞时监管罚单的阴影,还有地缘政治让美元清算业务变成烫手山芋。有次在曼谷和某私募总监喝椰子水,他指着汇丰CDS曲线笑:\”看见那个凸起没?那是市场在给‘中国恒大传染风险’明码标价。\”
真正玩转CDS的猎人分两种。养老基金在利差70基点时进场买保护,像在雨季前修补屋顶;对冲基金则盯着CDS和债券的基差,当现金债券收益率比CDS隐含违约概率低20基点时,立刻启动\”负基差套利\”。更凶悍的是卖空CDS的玩家——去年有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用0.8%的权利金卖出汇丰CDS,赌的就是\”大而不能倒\”的潜规则。但千万别学2021年Archegos那帮疯子,他们忘了CDS保证金追缴能让人半小时内蒸发百年祖产。
现在盯着彭博终端上HSBC CDS的跳动,我看到的是更危险的信号。当汇丰和渣打的CDS相关性升到0.92,说明市场在定价\”亚洲美元流动性危机\”;而汇丰CDS与恒生指数的负相关性减弱,则暗示国际资本开始切割中资概念。最要命的是主权基金的动作——某中东巨鳄最近把汇丰CDS保护仓位从3%加到11%,却在公开声明里盛赞其\”稳健股息\”。这种精分操作比任何研报都诚实。
上个月在东京见退休的野村CDO交易主管,他蘸着清酒在餐巾上画曲线:\”CDS市场最诚实的时候是雷曼倒闭前夜,现在汇丰的曲线形态和2007年摩根士丹利一模一样。\”但这次的不同在于,香港金管局手里攥着4820亿美元外储,北京监管层对美元清算枢纽的重视度堪比芯片自主。所以下次看到汇丰CDS飙涨时,别急着按核按钮,先查查中环那些摩天楼里,是否正酝酿着东方版的\”LTCM拯救行动\”。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某欧洲对冲基金去年用CDS构建\”汇丰不死\”策略,权利金收入覆盖了35%的运营成本,但他们的风控系统每小时扫描37个监管文件数据库。普通投资人与其赌CDS,不如看看汇丰每季度披露的\”CET1资本充足率\”,当这个数字跌破14%,CDS市场的血雨腥风才真正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