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新加坡入境卡填写完整步骤指南

新加坡入境卡填写完整步骤指南

凌晨三点半的樟宜机场,空气里飘着咖啡和消毒水混合的气味。我攥着皱巴巴的登机牌,盯着手机屏幕发懵——那个看起来简单的“新加坡入境卡”电子表格,硬是让刚下红眼航班的我在入境大厅角落折腾了半小时。前后排队的几个欧洲背包客,同样在抓耳挠腮。后来才知道,每年都有不少旅客因为这张小小的卡片填写不当,在入境柜台前卡壳,轻则耽误时间,重则影响行程。这玩意儿,真不是填个名字护照号就能完事的。

现在入境新加坡,主流是线上填写电子版新加坡入境卡(SG Arrival Card,简称SGAC)。落地前三天内填好就行,太早填反而可能失效。直接搜“新加坡电子入境卡”就能找到官网入口,蓝白色界面很显眼。注意!别被五花八门的第三方收费网站忽悠了,官方是免费的。填完提交后,邮箱会立刻收到确认信,截图保存二维码最关键,别指望机场网络随时顺畅。实在搞不定电子版?别慌,航班上可能发纸质表格(尤其廉价航空),落地后角落也有自助机或人工柜台救急,只是排队嘛…你懂的。

名字这一栏,栽跟头的人最多。护照上“LI MING”,你就老老实实敲“LI MING”。别自作聪明写成“Li Ming”或“MING LI”,系统可不会智能识别大小写和空格顺序。曾经亲眼见过一位大哥因为名字中间多敲了个空格,被请到旁边重新填表,急得满头汗。护照号码更是要瞪大眼睛一个字母一个数字核对,尤其是容易混淆的“0”和“O”、“1”和“I”。

航班信息这块,别光顾着抄登机牌。填的是你落地新加坡的航班号!比如你从北京飞新加坡,就算中间在吉隆坡转机,也只填最后那程飞新加坡的航班号。出发地填的是你登机飞往新加坡的那个城市机场代码,比如“PEK”代表北京首都机场。搞不清机场代码?直接输入城市英文名,系统通常能自动关联。

在新加坡的居住地址,是另一个“重灾区”。住酒店的朋友,别只写酒店品牌名!完整格式是“酒店名称 + 具体地址”。比如“Marina Bay Sands, 10 Bayfront Avenue”。预订确认邮件里都有详细地址,提前翻出来。住朋友家?地址精确到门牌号,别只写个小区名。记得有次帮一个住组屋区的朋友填,精确到Block(楼号)和Unit(房号)才过关。

健康申报部分看似简单,却藏着细节。过去14天行程别嫌麻烦,老老实实列出来。哪怕只是从国内A市飞到B市再转机新加坡,也得把A市和B市都填上。选项里问“是否出现发烧咳嗽”,千万别凭感觉!以填表那一刻的身体状况为准。有次邻座的大姐因为登机前有点嗓子痒,在“否”那里打了勾,过检疫时心虚得直冒冷汗。

提交前,深呼吸,把每个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再扫一遍。尤其是护照号、航班号、日期和地址。确认无误提交后,那个包含二维码的邮件就是你的通关符。截图!截图!截图!重要的事说三遍。樟宜机场入境处信号时好时坏,别指望现场能流畅打开邮箱。纸质版的朋友,用大写字母工整填写,别龙飞凤舞让官员猜谜。

这张小小的入境卡,本质是新加坡当局快速筛查旅客信息的安全网。填得精准清晰,既是对自己行程负责,也是对当地防疫和安保的尊重。别让它成为你狮城之旅的第一个绊脚石。下次再看到有人卡在入境柜台前焦头烂额翻手机查邮件,你大概能猜到他卡在哪一步了——多半是没截图二维码,或者名字空格又打错了。

评论:

  • 太及时了!下周三飞新加坡,正发愁地址怎么写,原来要精确到门牌号,预订邮件里果然有详细地址,差点只写了酒店名。
  • 想问下带小孩怎么填?是每人单独填一份电子卡,还是可以添加同行人?上次在自助机搞了半天。
  • 健康申报里那个14天行程,如果一直在自己国家没出门,是不是就只填国内居住城市?
  • 二维码截图这个提醒救了我!上次落地后手忙脚乱找邮件,后面队伍排长龙,压力山大…这次一定提前截图存相册。
  • 博主提到第三方收费网站,真的要注意!搜的时候跳出来第一个就是带“AD”标志的付费链接,差点中招,官方网址后缀确实是.gov.sg。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79603.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