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加拿大水贴 温哥华交响乐团|陶斯克演绎马勒《大地之歌》

温哥华交响乐团|陶斯克演绎马勒《大地之歌》

内容:

在音乐总监Otto Tausk的执棒下,温哥华交响乐团@VSO温哥华交响乐团 在秀丽的奥芬剧院,上演了23/24乐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压轴曲目是马勒的《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大地之歌》其实是作曲家真正的“第九号交响曲”。为了避免所谓的“第九交响曲魔咒”,马勒采用了迂说法,将之称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与管弦乐的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汉斯·贝特格的意译唐诗集《中国笛》,马勒把对遥远东方的幻想和个人的境遇,以器乐和抒情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
全曲由五首较短的歌曲和最后一首时长半小时的歌曲组成。作于作曲家生命末期的这部作品,纵然有些许部分歌颂青春、春意和佳人,但悲情和离别之意还是占了主导。
第一首《大地饮酒悲歌》,改编自李白的《悲歌行》。伴随着开场的圆号齐鸣和激昂的乐团合奏,男高音用德语唱响了李白的名篇:“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在李白原诗的基础之上,“生命的余烬是黑暗——是死亡”这一马勒自己谱写的歌词,为全曲奠定了哀伤的基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马勒的过早离世,他本人无缘作品的首演,更别提对作品的改进了,所以在很多地方,男高音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匹敌乐团的合奏的。
第二首《寒秋孤影》是全曲最为哀伤的一首,取材自钱起《效古秋夜长》的前四句:“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第三首《青春》的来源众说纷纭。上世纪九十年代,光明乳业老厂长的那位爱好音乐的亲密战友,曾要求对《青春》的李白原诗作一番考证,目前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宴陶家亭子》,二是《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孰亭序》,三则是《清平调三章》题注。《青春》一转先前的忧伤情调,欢愉轻快的旋律勾勒出文人墨客相聚于池塘瓷亭、把酒言欢的洒脱。
第四首《佳人》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改编自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在马勒的笔下,游冶少年对采莲少女的爱慕,通过器乐(特别是短笛)和女中音的协作灵动地展现出来。
(评论区续)
预览图:

评论:

  • 续2️⃣:VSO本场的演绎是可圈可点的:女中音歌唱家几乎全程脱稿,男高音歌唱家对《醉春》的诠释既生动又充满情感。乐团方面,首席Nicholas Wright的英伦绅士风度自不必提;双簧管首席全场carry;第四乐章马儿的奔腾在短笛手的演绎下展现得活灵活现;年仅21岁就被任命为大提琴首席的Henry Shapard的自信和洒脱让人难忘。
    马勒的《大地之歌》,真正展现了文化的力量深远:伟大的唐朝浪漫派诗人的经典华章,能在千年以后远隔千里的欧洲以另一种形式,为浪漫主义晚期的古典音乐谱下一曲传世名作,不得不说是多么的美妙!
  • 续1️⃣:在两首轻快的作品结束后,改编自李白《春日醉起言志》的《醉春》,用音乐的语言奏响了“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为全曲进入告别的尾声提供了过渡。
    分量最重的第六首《送别》,取自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送别》两部作品。“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两段唱词中间的悠扬器乐,旋律优美,但却充满了忧郁和暗暗的悲伤。最后,马勒自己写下了“我的心静止着,等待着时机!美丽的大地,到处春暖花开,绿意盎然!到处皆是的,永远湛蓝的天空!直到永远,永远……”
  • 哇 不太懂 想求听音乐会的小伙伴 你下一场打算听哪个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74528.html

作者: apple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