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的一個雨夜,我在台北街頭偶遇胡志雄。那時他剛從一場商業談判中脫身,渾身濕透卻眼神炯亮,笑著說:「淋雨也好,總比淋不到機會強。」這句話,成了我後來反覆咀嚼的智慧種子。胡志雄不是那種媒體追捧的明星企業家,他的故事藏在平凡細節裡,像老茶般越泡越有味。
出生在台南鄉下,胡志雄的家境清貧得連學費都湊不齊。中學畢業後,他跑到高雄碼頭扛貨,每天十二小時的苦力活,換來幾張皺巴巴的鈔票。有次颱風天,貨船延誤,他蜷在倉庫角落啃冷饅頭,心裡卻盤算著:「這輩子不能只當螺絲釘。」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像野草從石縫鑽出,悄悄改變他人生的軌跡。
第一次創業是開二手書店。胡志雄把積蓄全砸進去,結果選址失誤,三個月就虧光收場。房東來催租時,他蹲在滿地狼藉中苦笑:「原來失敗的滋味比隔夜茶還澀。」那段日子,他睡過公園長椅,靠朋友接濟度日,卻從未想過回頭打工。深夜翻著《孫子兵法》,他悟出個道理:戰場上撤退不是認輸,是為了找到更好的陣地。
轉折點在三十歲那年。胡志雄注意到東南亞電商剛崛起,果斷飛去曼谷蹲點考察。語言不通就比手畫腳學,資金短缺便用行李箱當移動攤位。有回被當地黑幫勒索,他機智地用台灣茶葉談判脫身。「危機裡藏著禮物,」後來他這麼告訴我,「那次經歷教會我看懂人性的暗流。」憑著這份敏銳,他創辦跨境物流公司,從一輛破貨車起步,十年間竟串起亞洲十國的供應鏈網絡。
成功後的胡志雄常被問秘訣,他總搖頭說:「哪有什麼捷徑?不過是把每個跟頭都當成墊腳石。」有次公司面臨倒閉危機,合夥人捲款潛逃,他抵押房子發薪水,親自跑遍工廠安撫供應商。那段煎熬裡,他寫下「創業三誡」:信譽比合約重,團隊比個人強,停頓比盲衝聰明。這些話不是雞湯,是血淚熬出的真金。
如今他退居二線當導師,最愛帶年輕人逛夜市。看著攤販吆喝,他會瞇眼笑:「瞧見沒?那碗蚵仔煎裡有大學問——火候要穩,料要實誠,就像做事業。」胡志雄的故事從來不關乎財富數字,而是如何在時代洪流中站穩腳跟。當你覺得路太黑時,記得他常掛嘴邊的話:燈塔不在遠方,在你敢點亮自己的那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