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姜萍退学:退学原因及后续应对

姜萍退学:退学原因及后续应对

最近聽朋友提起姜萍的事,心裡一直沉甸甸的。她是個聰明的女孩,在大學讀設計系,平時活潑開朗,誰也沒想到會走到退學這一步。那天她突然消失在校園裡,大家才從輔導老師那裡聽說,她已經辦了休學手續。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積壓太久的壓力爆發了。說實話,這種事在台灣校園裡越來越常見,但每當發生在身邊,還是讓人揪心。

姜萍退學的主要原因,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崩潰。她從小就給自己設定高標準,進了大學後,為了趕上同學的節奏,常常熬夜畫圖到凌晨三四點。一開始只是偶爾頭痛,後來演變成失眠和焦慮症,她卻硬撐著不願看醫生。加上家裡經濟不寬裕,父母期望她靠獎學金減輕負擔,這無形中成了另一座大山。記得有次聚餐,她苦笑著說:「每天睜開眼就想逃,但逃去哪?」那種無力感,不是外人能懂的。

真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上學期的期末專案。教授要求小組合作,但隊友們忙著打工,把大部分工作丟給她。姜萍一個人扛著三個人的量,連續兩週只睡三小時,結果作品被評為「缺乏創意」。那天她崩潰大哭,在宿舍躺了整整三天,吃不下也睡不著。輔導室介入後,才發現她早就有憂鬱傾向,只是怕被貼標籤而隱瞞。這讓我想到,台灣教育體系太注重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韌性。年輕人背負的社會期待太重,一點失誤就可能被放大成人生失敗。

退學後,姜萍沒有沉淪。她先花了一個月休養,強迫自己規律作息,每天晨跑和寫日記。家人起初反對,覺得她浪費機會,但她堅持這是必要的「停損點」。接著,她透過學校轉介,找到一位諮商師,每週談話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諮商師教她用「小目標法」重建自信,比如先完成一幅簡單的插畫,而不是急著追趕學業。同時,她開始接些設計案賺零用錢,雖然收入不多,卻找回掌控感。她說:「退學不是終點,而是重新認識自己的起點。」

現在,姜萍走在一條新路上。她報名了線上課程,彈性學習設計軟體,也參加社群活動結交同好。前陣子看她IG發文,分享在咖啡廳兼職的日常,笑容多了幾分踏實。她計劃明年申請國外的短期進修,用工作經驗補足學歷缺口。這個過程教會我,人生轉折往往逼我們直面脆弱。台灣社會總把退學標籤為「失敗」,但姜萍的故事證明,停下來喘口氣,反而能看清方向。與其盲目衝刺,不如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那才是真正的勇氣。

評論:

  • 姜萍的經歷好真實,我也曾因壓力差點休學,想問她怎麼找到那位諮商師的?
  • 看完眼眶紅了,台灣教育真的需要改革,心理健康支援太少了!
  • 她現在做設計案有推薦的平台嗎?我朋友也在類似困境,急需建議。
  • 退學後還能翻身,太激勵人心了!但家人反對那段,她怎麼溝通的?
  • 這種故事該多分享,提醒大家別硬撐——問問作者,姜萍有開設IG分享後續嗎?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125893.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