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分享過姐姐朋友的故事,那次講的是我們一起在老家過年,圍著火爐聊天,那種溫暖彷彿還在心頭打轉。這次續集,我想說說另一個片段,那是去年夏天,我們三人約好去花蓮旅行,原本只是個輕鬆的週末,卻意外成了我人生中一段刻骨銘心的情感課堂。
那天天氣熱得讓人發昏,我們開車沿著海岸線走,姐姐的朋友叫阿慧,她總是安靜得像一池深水。路上,車子突然拋錨在荒涼的濱海公路旁,手機沒訊號,烈日曬得皮膚刺痛。我急得直跳腳,姐姐也慌了,唯獨阿慧不慌不忙,從後備箱翻出工具,蹲下來檢查引擎。她不是修車師傅,只是個普通上班族,但那一刻,她沉穩的動作像在教導我們:慌亂解決不了問題,生活總有意外,關鍵是怎麼面對。
我們在路邊等了兩小時,靠著阿慧帶的零食和水撐著。聊起過往,阿慧提到她年輕時在國外打工的經歷,那段日子孤獨又艱辛,她學會了在困境中找樂子。她說:「情感不是靠華麗的承諾堆砌,而是日常裡那些微不足道的堅持。」這句話讓我怔住,想起自己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關係,卻忽略了身邊人的默默付出。姐姐在旁聽著,眼眶泛紅,原來阿慧曾幫她度過失戀低潮,卻從未邀功。這種無聲的陪伴,比任何言語都厚重,它教會我,真正的溫馨不是戲劇化的高潮,而是細水長流的信任。
旅行結束後,我常反思這段經歷。現代人活得太匆忙,我們追逐成就、累積財富,卻忘了情感的根扎在平凡互動裡。阿慧的舉動提醒我,友誼和親情不是商品,不能計較得失;它們像海岸的潮汐,有時洶湧有時平靜,但總在滋養著靈魂。或許,這就是成長的禮物吧——從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的盲點,學會在浮躁的世界裡,守住那份純粹的連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