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法律网 日本 低筋麵粉 英文:低筋麵粉的英文名称是什么?烘焙基础术语解析

低筋麵粉 英文:低筋麵粉的英文名称是什么?烘焙基础术语解析

大家好,最近在整理烘焙筆記時,翻到一堆食譜書,突然想起剛入門那會兒的糗事。有次在國外超市買材料,盯著麵粉區發呆半小時,搞不懂「低筋麵粉」的英文該怎麼找,結果買錯成高筋粉,烤出來的蛋糕硬得像磚頭。從那之後,我就發誓要搞懂這些基礎術語,免得再鬧笑話。今天來聊聊低筋麵粉的英文名稱,順便拆解烘焙中的關鍵概念,讓新手少走彎路。

低筋麵粉,顧名思義就是麵筋含量較低的麵粉。在台灣或華人圈,我們習慣這樣稱呼它,但換到英語世界,最常見的英文名稱是「Cake flour」。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因為它專門用於製作蛋糕、餅乾這類需要鬆軟口感的點心。麵粉的「筋度」取決於蛋白質含量——低筋麵粉的蛋白質比例通常在8%到10%之間,遇水後形成的麵筋網絡較弱,烤出來的成品才不會過於韌實。相較之下,高筋麵粉(英文叫Bread flour)蛋白質高達12%-14%,適合做麵包那種需要嚼勁的烘焙品。

不過,別以為「Cake flour」是唯一說法,偶爾在食譜或包裝上會看到「Pastry flour」,這也算低筋類別,但蛋白質略高一點點,約9%-10%,多用於派皮或塔類。這種細微差異,常讓初學者混淆。記得有次和美國烘焙師聊天,他強調:選錯麵粉就像穿錯鞋跑步,再好的食譜也救不了。例如,用高筋粉做海綿蛋糕,麵筋過度發展會讓蛋糕塌陷發硬;反過來,拿低筋粉做麵包,則發酵不足,口感鬆垮。這背後其實是科學原理:蛋白質遇水後形成麵筋,它像建築的鋼筋,支撐結構。低筋粉的弱麵筋,正適合創造輕盈質地。

深入一點,烘焙術語的混亂常源於文化差異。在英國或澳洲,可能標示「Soft flour」來指代低筋粉,但核心概念不變。亞洲超市進口品常有雙語標籤,仔細看成分表,蛋白質含量低於10%的大多就是。我建議新手別死背名稱,而是理解原理——下次挑麵粉時,先看蛋白質數字,比對食譜需求,就能避開雷區。烘焙是化學與藝術的結合,這些小知識累積起來,會讓你的甜點更上一層樓。

評論:

  • 如果手邊沒有低筋麵粉,可以用中筋麵粉加玉米澱粉代替嗎?比例該怎麼調?
  • 我在加拿大都用Cake flour做馬芬,超鬆軟!但有一次買到標Pastry flour的,口感稍微紮實點,大家有類似經驗嗎?
  • 謝謝分享,終於搞懂為什麼我的餅乾老是太硬,原來一直用錯高筋粉,這篇救了我!
  • 低筋和高筋的區別只在蛋白質含量?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嗎?比如產地或加工方式。
  • 好實用的解析!期待下一篇講中筋麵粉的應用,新手超需要這種基礎指南。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125089.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