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敲著車窗,雨刷在擋風玻璃上劃出扇形軌跡。GPS導航機械地報出\”3847 Lawrence Avenue East\”時,我正盯著對街猶太老房東門楣上褪色的經文匣(Mezuzah)。他佝僂著背修剪冬青樹籬,渾然不知這片他守了四十年的社區,正成為多倫多華人置產版圖上熾熱的座標。
當仲介遞來印著「Silver Springs小學滿分評鑑」的傳單時,空氣裡飄過Tim Hortons的咖啡香,混著隔壁印度香料店的小茴香氣息。這條曾以汽修廠和廉租公寓聞名的東勞倫斯大道,如今房產廣告上赫然印著「TDSB學區黃金三角」——真實故事藏在街角褪色的「For Lease」招牌背後,那間歇業的輪胎行老闆去年套現離場,轉手價足夠他在溫莎買下帶碼頭的湖景屋。
翻開市政規劃圖才驚覺玄機:以3847號為圓心,三公里輻射圈內竟藏著五所評級8分以上的學校。維多利亞公園中學(Victoria Park CI)的IB課程像塊巨型磁鐵,每年吸來萬錦和列治文山的虎媽們。但鮮少人提及後巷那些半地下室的亂象——去年有租客在車庫違規隔出四間鴿子籠,被市政開出七萬加幣罰單時,屋主剛落地浦東機場。
猶太商會的老會長莫里斯帶我看他1968年買的雙拼屋時,從閣樓翻出泛黃的煤氣帳單:「當年月供79加幣,現在地稅都不止這個數。」他枯槁的手指點著窗外的施工吊塔,那裏正崛起十二層的玻璃幕牆公寓,開發商把樣板間命名為「翰林苑」,中國風水墨廣告牌下印著小字:「距新東方補習班步行8分鐘」。
咖啡杯底積著深褐色殘漬,像極了多倫多地產局那份矛盾報告的折線圖——此區去年獨立屋均價飆升23%,但空置率卻反常漲到5.7%。追蹤水電局數據更發現詭異現象:有17%掛牌「全新裝修」的物業,過去兩年實際用水量趨近於零。深夜駛過這些黑著燈的房子,門前積雪上的腳印都是房產經紀留下的。
在韓裔開的修車行裡,老闆用沾滿機油的手機給我看秘密相冊:某學區房開放日當天,看房隊伍從玄關蛇行到車道。而三個街區外的非學區房,同價位帶泳池的豪宅卻門可羅雀。「買家根本不在乎大理石檯面,」他指著照片裡某個埋頭測量書房尺寸的亞裔女士:「她拿捲尺在算能放幾張補習桌。」
回程刻意繞道Silver Springs小學,放學時分的人行道上飄著粵語、波斯語和烏克蘭語的碎片。背小提琴盒的華裔男孩踩過楓葉堆,書包側袋插著新東方的單詞本。他身後的維多利亞式老屋窗臺,猶太家庭的安息日蠟燭與印度教的象神雕塑奇異並存。圍欄上新釘的「預售屋展示中心」指示牌在風裡輕晃,紅箭頭正指向3847號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