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台北街頭冷清得只剩路燈微光,肚子餓得咕咕叫。那時才懂,24小時便利店真是救星。記得有回加班到凌晨兩點,拖著疲憊身子鑽進巷口的7-Eleven,熱騰騰的關東煮香氣撲鼻,店員笑著問:「又熬夜啦?」那瞬間,不只填飽肚子,更像找到深夜裡的避風港。
全天候營業的便利店,早不是單純賣東西的地方。它像城市脈搏,日夜不停跳動。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全球數一數二,從7-Eleven到全家,每家店都藏著驚喜。凌晨三點還能買到現煮咖啡,或是急用時抓包衛生棉,這種隨時待命的安心感,讓生活少點慌亂。尤其颱風夜裡,超市全關,便利店那盞燈就是希望。
推薦幾處心頭好:台北中山區的巷弄小店,凌晨依舊人氣旺,熱食區總有新花樣;台中逢甲夜市旁的全家,深夜學生聚著聊天,像另類沙龍。這些地方不只賣商品,更賣人情味。店員記得熟客喜好,偶爾多送根熱狗,那份溫暖比什麼都珍貴。
深入想想,24小時營業背後是社會變遷的縮影。現代人節奏快,輪班族、夜貓子越來越多,便利店填補了時間縫隙。日本學者研究過,這種「不打烊經濟」反映都市孤獨感——當世界沉睡時,這裡有人等你。但別只當它商業產物,走進去細看:架上雜誌談在地文化,公益箱助弱勢,小店默默撐起社區網。
下次夜歸,別匆匆路過。停下腳步,買杯熱茶,和值夜班的店員搭句話。你會發現,那方寸空間藏著整座城市的溫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