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北的寒流來襲,空氣乾得像沙漠,洗完臉不到五分鐘就緊繃得難受。這讓我想起去年在首爾街頭閒逛時,被朋友拉進一家藥妝店試面膜的經歷。韓國女生那種水嫩透亮的皮膚,不是天生麗質,而是靠日常保濕養出來的。作為一個在亞洲各地跑透透的保養控,我試過上百款面膜,尤其偏愛保濕型——畢竟,皮膚喝飽水,才是抗老防皺的基礎。
保濕面膜的魔力,不只是暫時的滋潤。皮膚角質層缺水時,會像乾裂的土地一樣脆弱,容易長細紋或泛紅。韓國品牌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把科學配方玩得淋漓盡致,像是添加玻尿酸、積雪草這類成分,能深入滲透到真皮層,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我常比喻,好的保濕面膜就像給皮膚喝一杯溫水,既解渴又不會負擔太重。
說到人氣排行榜,Dr.Jart+的藍色藥丸面膜絕對是經典。記得第一次用是在釜山出差時,熬夜趕報告後敷上一片,隔天醒來照鏡子嚇一跳——那種飽滿光澤感,不像剛熬過夜的人。它的精華液質地偏稠,但吸收後不黏膩,關鍵是裡面的神經醯胺能修復屏障,特別適合像我這種混合肌在換季時急救。缺點是單價稍高,一片要台幣兩百多,但每週用一次當投資,絕對值得。
Innisfree的綠茶保濕面膜,走的是親民路線。我愛它那股清新茶香,敷上後整個人放鬆得像在濟州島茶園散步。成分主打濟州綠茶萃取,抗氧化力強,夏天曬後敷一片能鎮定泛紅。質地輕薄,適合油肌或年輕肌膚天天用。不過,如果皮膚極度乾燥,它的滋潤度可能不夠深層,得搭配其他保養品。
Laneige的睡美人水凝膜,是我睡前儀式的固定班底。懶得敷片狀面膜時,挖一勺厚塗當晚安面膜,隔天起床皮膚摸起來像剝殼雞蛋。它用的是獨家水離子技術,能鎖住水分一整夜,尤其適合乾冷冬天。但要注意,質地偏凝膠狀,油肌用可能覺得悶,建議先試小樣。
最後壓軸是Mediheal的N.M.F針劑面膜,在韓國藥局賣到缺貨。精華液多到可以擦全身,敷完後皮膚彈性提升,像打過水光針。成分簡單安全,連我敏感肌的朋友都說不刺激。唯一小缺點是面膜紙偏厚,敷時得調整好角度,免得皺褶處吸收不均。
挑面膜別只看品牌光環,得看膚質和需求。像我旅行會帶Dr.Jart+急救,日常用Innisfree省荷包。保濕是護膚的根本,選對面膜,皮膚自然發光——這不是魔法,是堅持的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