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長順街,空氣中總飄著各種香氣,從炭烤香腸的煙燻味到熱騰騰的湯麵蒸氣,每轉個彎都像在拆盲盒。記得去年冬天,我無意間鑽進一條窄巷,發現一家不起眼的麵攤,老闆是個七十歲的阿伯,賣著祖傳的豬油拌飯,米粒飽滿,淋上自製豬油,撒點蔥花,簡單卻直擊靈魂。那滋味,至今回想起來,舌尖還留著餘韻。
這條街的魅力,就在於那些藏匿的寶藏小店。比如巷尾的「阿嬤豆花」,招牌褪色了,但豆花綿密如絲,配上古早味糖水,一口下去,甜而不膩,彷彿回到童年時光。老闆娘總是笑著說:「這是我媽媽教的,用慢火熬煮的黃豆。」這種堅持,讓平凡食材昇華成藝術。還有轉角的「老張牛肉麵」,湯頭是用牛骨燉上十小時,濃郁中帶點甘甜,麵條Q彈有勁,每次去都得排隊,但等待絕對值得。
說到人氣餐廳,不得不提「潮味小館」,它像個迷你美食市集,從港式點心到台菜拼盤,應有盡有。我最愛他們的蝦餃,皮薄餡多,一口咬下鮮汁四溢,配上冰鎮酸梅湯,解膩又清爽。另一家是「日光咖啡」,外表低調,內裡卻是文青天堂,手沖咖啡豆香醇厚,甜點如抹茶千層蛋糕,層次分明,苦甜交織,坐下來慢慢品嚐,時光都慢了下來。
探索長順街,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場文化之旅。這裡的店家多半是家族經營,代代相傳的手藝,讓食物承載著故事。建議大家別只盯著手機地圖,多問問在地人,或許能撞見更多驚喜。美食地圖不是固定路線,而是用心感受的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