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紐瓦克街頭,那股熟悉又陌生的香氣突然竄進鼻腔——是牛骨湯的濃郁,混著一絲辛辣的挑逗。身為一個在湖南長沙長大的遊子,這味道瞬間勾回童年記憶:巷口那家老店,清晨總飄著熬煮整夜的湯香。沒想到,飄洋過海後,竟在紐瓦克的轉角遇見它。
湖南小香牛骨米粉,不只一碗湯粉那麼簡單。它承載著湘菜「酸辣鮮香」的靈魂,精髓在於那鍋湯底:選用帶髓牛骨,加入八角、桂皮、花椒等十餘種香料,文火慢燉八小時以上,直到骨髓融進湯裡,泛著琥珀色的油光。湯頭入口先是醇厚綿長,接著辣意緩緩爬升,卻不嗆喉,反而引出鮮甜的尾韻。米粉得用湖南早稻米製成,粗細適中,煮後仍帶韌勁,吸飽湯汁也不軟爛。鋪上燉到酥爛的牛腱肉、灑一把新鮮香菜和酸豆角,最後淋勺紅油——這才是地道的「小香」,講究的是層次與平衡。
紐瓦克雖非華人重鎮,但唐人街的「老湘記」卻藏著驚喜。店不大,牆上掛著泛黃的湖南風景照,老闆娘是長沙人,一開口就是濃濃鄉音。她堅持每日現熬湯底,牛骨從本地肉舖精選,香料全從老家捎來。一碗上桌,湯色透亮,米粉雪白,牛腱肉厚切得豪邁。第一口湯下肚,辣味在舌尖跳舞,接著鮮味湧上,暖意直通胃底。記得加點他們的秘製酸蘿蔔,脆爽解膩,再配杯冰鎮啤酒,盛夏吃出一身汗才叫過癮。價格親民,十美元有找,卻吃得出匠心。
若想嘗透這碗粉,別急著攪拌。先舀一匙清湯,閉眼細品香料的交響;再夾塊牛腱,感受肉纖維在齒間化開的柔嫩;最後將酸豆角、香菜與米粉拌勻,讓酸辣鮮香在口中爆炸。紐瓦克冬日濕冷,這碗粉像個擁抱,暖身更暖心。它不只餵飽肚子,更連起遊子的鄉愁——原來家鄉味,真能穿越太平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