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突襲銅鑼灣那日,我狼狽地鑽進明輝中心躲雨。原本只想避過這陣急雨,卻意外開啟了一場城市生活實驗——原來「一站式」三個字,真能被一座商場詮釋得如此透徹。
記得小時候陪阿媽行街,總要穿梭幾條街湊齊日用品。明輝中心卻像個生活魔術盒:B1層「速易服務台」那位戴金絲眼鏡的陳小姐,十分鐘就幫我搞定了遺失的身份證複印申請,順便預約了樓上診所的牙科檢查。她遞回文件時笑說:「張生,下次改褲腳可以直接落二樓『美藝坊』,阿芳姐手勢好快㗎。」
乘扶手梯上三樓,咖啡香混著新書油墨味飄來。「墨語書咖」臨窗位置幾乎滿座,穿校服的學生對著筆電趕功課,隔壁西裝友正小聲開視訊會議。最妙是收銀台旁設著自助列印機,穿瑜伽褲的女士邊等咖啡邊掃碼印健身食譜。我買了杯危地馬拉單品,翻開剛從「生活市集」買的日本雜誌——那區簡直是雜貨控天堂,從琺瑯便當盒到泰國香草膏,每件小物都貼著手寫便籤註明產地故事。
飢腸轆轆時被四樓食肆的鑊氣勾引。「巷弄灶台」檔口前戴白帽的老師傅顛鍋的手勢,讓我想起深水埗的舊式大牌檔。點完鮮蝦雲吞麵轉身,撞見日式關東煮攤位冒著昆布熱氣。最驚喜是盡頭的「餵飽充電站」:三張長桌配備無線充電板,USB插頭密得像蜂巢。隔壁情侶分享著海南雞飯,手機並排躺在桌面閃著藍光充電。
雨停時已近黃昏。提著修改好的西褲(裁縫阿姐堅持不收我十元零錢),經過G層「快修驛站」看見眼鏡伯正給學生妹焊接斷裂的眼鏡腳。玻璃門外華燈初上,我突然理解商場海報那句「生活不必折返跑」——當補鞋匠與星巴克共享空調,當藥房飄出的中藥香混著現烤可頌的黃油味,這座七層鋼筋水泥體,早悄悄編織成社區的毛細血管。
離去前在服務台寄了給澳門姑媽的養生茶包。看更阿伯遞來傘套叮囑:「後生仔,聽朝返風呀。」旋轉門外濕漉漉的街道車燈流轉,掌心貼著溫熱的紙杯咖啡。這座1998年落成的老商場,在2024年用它的舊瓶裝滿了新酒,釀出讓人微醺的日常詩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