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新聲大廈第三年,那日落雨,我蹲在轉角咖啡店簷下等外賣,才突然驚覺——這棟灰撲撲的老樓,竟像個藏寶盒,周邊每一條巷弄都塞滿了驚喜。今次不藏私,帶你鑽進街坊才知道的縫隙裡。
位置先劃重點:大廈卡在舊城心臟地帶,後背貼著百年騎樓街,前門斜對過就是24小時亮燈的「陳記粥檔」。別信地圖APP上那個正門定位,識路的人都從西側消防局旁的小鐵門鑽,少走五分鐘冤枉路。地鐵站說近不近,說遠不遠,C出口穿過街市濕漉漉的地面,約莫十分鐘腳程,倒是巴士站牌就黏在大廈牆根,紅Van綠巴日夜不停歇。
胃袋拯救指南:凌晨三點餓醒?下樓五步有阿姐推車仔賣豬腸粉,甜醬混辣醬淋到瀉才十二蚊。對街「祥發茶餐廳」的沙嗲牛肉麵是暗黑料理界傳奇,湯稠得能黏住筷子,配杯凍鴛鴦剛好解膩。想精緻點就去轉角二樓的日式喫茶店,老闆手沖深焙豆子時,連空氣都會變苦。最絕是巷尾那間無名糖水鋪,深夜推開木門,撞見滿頭銀絲的婆婆在灶前攪一鍋腐竹薏米,甜味飄過半條巷。
生活血管圖:藥房阿伯總把枇杷膏擺在收銀台旁,見你咳嗽就塞兩包試用裝。五金店老闆能徒手修好斷了鏈的vintage手袋,收費比補鞋還便宜。要買菜別去連鎖超市,清晨六點鑽進街市後巷,魚販剛剖開的馬友魚尾還在彈跳。洗衣房藏在大廈B座天台,投幣機十年如一日只吃五蚊硬幣,週末午後去總能遇見頂著滿頭捲髮筒的師奶,邊熨衫邊爆鄰居八卦。
隱藏版充電站:頂樓逃生梯轉角有張掉漆的藍色塑膠椅,日落時分偷溜上去,能獨佔半片燒紅的天空。後巷防火牆爬滿了使君子,花季時空氣甜得發膩,牆根下卻總有幾隻流浪貓在打盹。最妙是隔街那間舊書店,老闆養的橘貓會跳上書堆替你挑書——牠一屁股坐住的,通常不會太差。
住久了才懂,新聲大廈的靈魂在那些規矩縫隙裡野蠻生長的枝節。清晨被街市運菜車的引擎聲吵醒,開窗卻聞到樓下麵包車剛出爐的菠蘿油香氣。夜歸時,守更阿伯用手電筒在濕滑的地面為你照出一小圈光斑。這地方像件洗得發白的舊襯衫,磨損處都長出溫柔的毛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