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陪朋友去多倫多的珠寶店挑婚戒,店員指著兩款閃亮的戒指問:「要鉑金還是白金?」朋友一臉懵,我笑著插嘴:「這差別大著呢!」身為在加拿大混了十幾年的珠寶愛好者,每次看到這種混淆就忍不住想嘮叨。鉑金和白金?聽起來像雙胞胎,其實是兩碼事。今天就來聊聊這背後的故事,幫大家一次搞懂,下次買首飾時不被當冤大頭。
鉑金,英文叫Platinum,是一種稀有的貴金屬,純度高達95%以上。記得上回在溫哥華的拍賣會,專家拿出塊鉑金錠,沉甸甸的像塊小磚頭。它天生就是銀白色,不摻雜質,戴久了也不會褪色或變黃。為什麼?因為它抗腐蝕性超強,連王水都難溶解。這種特性讓它成了高端珠寶的首選,尤其婚戒——象徵永恆嘛!但代價不菲,全球產量少,主要在南非或俄羅斯,價格自然飆高。去年我幫太太換戒指,鉑金的比同款白金貴了近三成。
白金呢?其實是「白色金」的簡稱,英文White Gold。它不是純金屬,而是黃金和其他金屬的合金。通常黃金佔75%,剩下摻鎳、鈀或鋅來漂白顏色。聽起來像魔術?沒錯,但這魔術有代價。鎳容易引發皮膚過敏,我表妹就中招過,戴了白金項鍊後脖子紅腫。更麻煩的是,白金表面的鍍層(多用銠)會隨時間磨損,幾年後就可能泛黃,得回店裡重鍍。優點是價格親民,靈活性高,設計師愛用它做花俏款式。記得蒙特利爾那家老店師傅說:「白金像變色龍,適應力強,但得常保養。」
深度點看,這區別不只是材質,還牽扯文化和投資。華人圈裡,鉑金常被視為「低調奢華」,適合傳家;白金則偏時尚,年輕族群愛用。但別被外表騙了——鉑金密度高,同樣大小的戒指,鉑金重得多,戴手上更有分量感。這點在回收市場超重要。去年我賣掉舊首飾,鉑金的回收價穩如泰山,白金呢?金價波動大,合金成分還影響估值。環保角度也值得聊:鉑金開採對生態衝擊大,白金回收較易,但過敏問題又添隱憂。總之,選哪種得看需求:追求永恆價值選鉑金,預算有限或愛換風格就挑白金。
下次逛珠寶店,記得摸摸重量、問問成分。別怕店員白眼——我常開玩笑說,這知識省下的錢夠吃好幾頓龍蝦了!大家有啥經驗?歡迎聊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