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溫哥華第十年,行李箱滾輪都磨平了三組。每次幫國內親友盯加航特價票,總想起當年自己當留學生時,為省兩百刀熬夜刷票的憨勁。這週表妹發來截圖問:「多倫多飛上海經濟艙要$2200算便宜嗎?」我直接把手邊咖啡噴在鍵盤上——這價格夠我買兩張淡季商務艙了。
加航價格波動像坐雲霄飛車,但秘密藏在「季節性規律」裡。三月中旬加拿大還在倒春寒,機艙空得能打羽毛球,官網卻從不標「清倉」。上週二凌晨隨手查,溫哥華飛香港稅後$867含兩件託運,比官網首頁推送便宜40%。後來才發現,這是系統釋出去年團體票的尾單,像海灘退潮時漏網的貝殼。
真正省錢的殺招在「出發地魔術」。去年幫蘇州阿姨買票,直接搜上海出發要$1800。改從南京飛,在溫哥華轉機時段相同,票價硬是砍到$1240。原理很簡單:加航對二線城市航線有隱形補貼,尤其國內段接國際聯程時,總價常比直飛口岸城市低。記得選週二下午三點前下單,這時段亞太區庫存剛更新,系統bug價出現機率最高。
行李額度才是隱形戰場。去年聖誕回瀋陽,官網顯示$1350含一件託運。改用加航Aeroplan計畫搜獎勵票,發現現金+積分混合支付,實付$890還能帶兩件23kg——關鍵在勾選「Flex票價」再疊加銀卡會員。這組合省下的錢夠在桃園機場吃三天鼎泰豐。
最絕的是「錯峰轉機」術。今年二月送父母從鄭州出發,故意選週四凌晨在多倫多皮爾遜轉機。不僅稅後$1020創五年新低,轉機廳免稅店凌晨折扣堪比黑五。母親拍視頻驚呼:「加拿大鵝羽絨服標價比國內便宜半台iPho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