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華人,每年報稅季總讓我心頭一緊,尤其今年2024年,政府又悄悄調整了薪俸稅規則。記得前幾天,我翻開稅務文件,發現免稅額又漲了點,心裡暗喜,但細看細節,才意識到變化不小。通貨膨脹逼得政府不得不動,這些調整看似小數字,卻能直接影響我們荷包裡的加幣。生活在多倫多,物價飛漲,每一分退稅都像救命稻草,我懂那種焦慮。
2024年最大的亮點是基本個人免稅額(BPA)調高了,聯邦層面從去年的$15,000跳到$15,705,聽起來不多,但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等於多省下幾百塊。這背後是政府應對通膨的無奈之舉,物價漲了快6%,免稅額不跟上,大家日子更難熬。我算過一筆賬,單身年薪$50,000的人,今年能少繳約$150稅,錢雖小,積少成多啊。另外,稅率級距也微調了,最低稅率檔從$53,359起跳,比去年高了一點點,意味著更多人能擠進低稅區。
碳稅變化最讓人頭痛,2024年每噸碳排費漲到$80,影響汽油和暖氣帳單。上個月我收到Enbridge帳單,暖氣費硬是多出$20,政府說這是環保推動,但普通家庭誰不皺眉?好在有碳稅退稅(CAIP),今年退額增加,單身最高能拿$386,四口之家約$772。申報時別漏掉這筆,它自動計算,但得確認地址正確,我就見過鄰居因搬家沒更新,錯失退稅。
申報指南這塊,我建議早點動手,截止日還是4月30日,但別拖到最後一週。Netfile系統最省事,我用CRA官網或TurboTax,上傳T4和收據就行。新移民注意了,首次報稅得郵寄紙本,之後就能線上搞。文件要備齊:T4薪資單、RRSP供款證明、醫療開支收據(尤其牙科和處方藥),我常提醒朋友,收據亂丟是大忌,去年我漏了張$200的牙醫單,少退$30,心痛啊。如果收入複雜,比如有出租房或股票,找會計師諮詢,一小時諮詢費換安心,值。
整體來看,2024年變化偏向保護低收入族,但碳稅負擔加重。政府想平衡環保和民生,效果如何,年底退稅單見真章。我總覺得,稅務不該是恐懼遊戲,多點知識就少點吃虧。身為華人社群一員,我們常忽略政府補助,像GST/HST退稅,別忘了申領。分享這些,希望幫大家輕鬆過關,畢竟,在加拿大打拼,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