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TD櫃檯幫鄰居王阿姨查完GIC利率,她攥著養老金存單的手皺得像核桃皮。窗外雪粒子敲著玻璃,理專壓低聲音說:「現在鎖五年不如分階梯存」,熱可可的熱氣混著這句話在空氣裡打轉。這年頭存錢真比解微積分還燒腦。
翻出上個月分行拿的最新利率表,指尖沾了咖啡漬的紙張反而透著真實感。一年期GIC掛牌利率3.25%像超市特價標籤——你得蹲低身子看角落小字:新資金滿2萬5才給4.10%。那天穿灰西裝的理專眨眨眼:「其實尊貴帳戶能談到4.35%」,銀行永遠有抽屜裡的菜單。
*新資金需$25,000加幣起,數據採集於2025年1月
三年前在溫西買預售樓花的朋友Lisa,現在寧願賠定金也要把資金抽出來存GIC。她那筆錢在TD做的階梯式存法很妙:1/3存一年期@4.1%,1/3兩年期@4.2%,剩餘買可贖回型GIC。既吃高息又防加息,像在自助餐廳挑海鮮——螃蟹腿和龍蝦都得備著。
聖誕聚餐時做稅務的張哥提點關鍵:非註冊帳戶的GIC利息全額課稅!他見過有人驚喜變驚嚇。現在我幫王阿姨分存TFSA和RRSP額度,剩餘才放普通帳戶。金融產品本質是稅務遊戲,存錢前得先摸清規則書。
這兩月跑遍五大行比價,發現TD的殺手鐧在靈活性。可贖回GIC提前解約只扣90天利息,比RBC仁慈多了。上週把急用金存了90天期,利率才1.25%?但總比支票帳戶強。存錢得像煮廣東老火湯——大火滾過還得轉文火煨。
開春利率走向誰都說不準。經濟學家預測六月可能降息,我卻在分行聽見經理訓斥理專:「別亂承諾利率!」。現在採取「三三制」:三成資金鎖三年期,三成買分段到期GIC,留三成現金等加息尾班車。雞蛋從不該放同個籃子裡,特別是鑲金邊的籃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