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呢個快節奏城市,電話月費幾乎係每個人都要面對嘅固定開支。作為一個喺金融界打滾十幾年嘅從業者,我成日幫客仔分析個人預算,發現通訊費用往往係最容易被忽略嘅黑洞。試諗下,每個月交幾百蚊月費,一年落嚟可能夠你去一次東京旅行。最近同班朋友傾開,佢哋仲用緊貴價合約,我忍唔住分享咗啲慳錢秘訣。
香港電訊市場真係五花八門,CSL、3HK、SmarTone、CMHK呢幾大巨頭鬥到飛起。佢哋嘅月費計劃分好多種,有啲綁死兩年合約,月費可能低啲,但一提前解約就罰到喊;有啲係SIM-only,彈性大,隨時轉台都得。我嘅經驗話我知,想慳到盡,一定要揀無合約嘅計劃,尤其係而家經濟唔多好,現金流緊要過一切。金融角度睇,呢啲計劃就好似投資組合咁,風險低、回報穩定,唔使驚突發開支打亂成盤數。
講到真正平價推介,我親身試過幾款,唔係齋睇廣告。CMHK嘅「$88無限數據計劃」真係抵到爛,月費就係$88,包晒無限本地數據,上網睇片打機完全唔使就住。不過要留意,通話分鐘得500分鐘,如果你成日打電話,可能要補少少錢。另一個心水係3HK嘅「$78基本計劃」,數據量有10GB,通話無限,啱晒我哋呢啲中用量一族。佢哢嘅網絡覆蓋幾穩陣,地鐵入面都收得清。仲有,SmarTone嘅「$99輕量計劃」都唔錯,包5GB數據加無限通話,特別係佢送埋漫遊數據,成日出trip嘅朋友話慳返唔少。
點解要咁執著於慳錢?唔單止係為咗荷包,仲係一種財務智慧。計畀你睇:如果你而家用緊$200嘅月費,轉去$80嘅計劃,一年就慳$1440。呢筆錢投資落ETF或者儲蓄保險,十年後可能滾大幾倍。我見過太多客仔,月月畀貴月費唔覺意,結果儲唔到首期。記住,慳到嘅就係賺到,尤其而家通脹高企,每一蚊都要用得精明。揀計劃時,睇清條款,避免隱藏收費,好似數據過量費或者行政費呢啲陷阱。
最後提提大家,轉台前先check自己用量,唔好人云亦云。下載個用量apps追蹤一個月,睇下自己數據同通話習慣,再揀最啱心水嘅。慳錢唔係慳家,係一種生活態度,等你有更多資源追尋真正重要嘅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