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搬屋大掃除,打開儲物櫃總發現幾張過期電器禮券,心口一陣揪痛。香港地買電器,豐澤幾乎係避唔開嘅名字,但點樣善用佢哋嘅禮券先至係精明之道?上個月幫公司批量採購影印機,同財務部阿頭一齊研究禮券玩法,先發現入面水咁深。
街邊回收舖七折收券嘅阿姐,原來背後有盤大生意。佢哋專吼內地客急放券,轉手每張賺8-10%差價。我親眼見個拖喼嘅水貨客,兩張$5000券用¥7300放咗(當日匯率0.92),計落只係83折,阿姐轉頭就喺社交群組標價「豐澤券92折急放」。
真正着數位喺匯率浮動。舊年日圓插水時,東京秋葉原豐澤分店出現奇景:香港客拎住HK$禮券買日本電飯煲,櫃員機價標¥59800,用香港禮券當港幣$3100結算(當時匯率約5.3算),比香港標價$4280平足三成。收銀員同我講:「上個月有個師奶買十個虎牌煲,要call貨車搬去郵局寄倉。」
隱藏bug位喺企業採購。幫公司買三台商用打印機,總價$146,000,醒目的秘書拎出公司積分換嘅$8000禮券。關鍵動作係要求拆單:先用禮券付$8000餘額,再碌公司卡食盡信用卡回贈。呢招慳到禮券面值之餘,仲額外榨出$3000現金回贈,夠成team人食和牛放題。
最伏係禮券條款第七項細字:「部分新產品首三個月禁用」。同事阿明上年搶PS5,拎住95折券衝去門市,結果被拒收。後來發現只要改買遊戲加配件套餐,禮券即刻用得着。所以話,靈活走位先係王道。
最近發現中銀信用卡做緊「電子禮券三重賞」:用指定卡網購電子券,本身有5%回贈,逢星期三買滿$3000送多$150超市券,再搭「BoC Pay」支付仲有隨機立減。計過條數,買張$5000券實際成本$4510,折上折接近9折。不過要記住電子券得90日命,過期真係喊都無謂。
記住呢句金科玉律:禮券唔係儲蓄工具,係消費武器。上星期陪阿媽換雪櫃,見住個師奶拎出十幾張$500零散券,收銀員逐張入碼入到面黑。原來佢專吼fb群組收82折舊版實體券,東拼西湊買部$12,000雙門雪櫃,實付$9840。呢啲先係真正嘅「券界收買佬」。
(附實戰數據:今年3月用92折券買iPhone 15 Pro 256GB,官價$8,699實付$8,003,慳$696夠買Apple Care+。同期回收場收券價跌到85折,證明早買早享受,遲買慳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