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點樣喺大新銀行揀定期存款方案,話想賺多啲利息但係唔知從何入手。作為一個喺金融圈打滾十幾年嘅老手,我真係見過唔少人因為貪方便,隨手揀咗個方案,結果蝕低咗幾千蚊。定期存款唔係單單睇個利率數字咁簡單,背後嘅細節可以差好遠,等我一五一十同你分享下經驗。
大新銀行嘅定期存款產品,表面上個個都標榜高息,但係你要拆解清楚佢哋嘅條款。舉個例,舊年我幫個客分析過,大新有啲方案寫住「特惠年利率3.5%」,睇落好吸引,但一睇細則,原來只限新資金同埋要鎖死三年,中途提早攞錢就扣晒利息。反觀另一款普通方案,雖然利率得2.8%,但係彈性高,可以半年就到期,仲有複利計算。你諗下,如果通脹升到3%,嗰個高息方案分分鐘蝕本,因為你嘅錢被綁死咗,蝕咗流動性嘅機會成本。
點樣揀最高收益?關鍵喺度身訂造。我成日教人用「階梯式存款法」,唔好將所有錢擺晒落一個籃。假設你有50萬蚊,可以分三份:一份做大新嘅三個月短期存款(利率可能低啲,但流動性好),另一份做一年期(利率中等),最後一份擺兩年期嘅高息方案。咁樣,每幾個月就有錢到期,你可以根據當時市況(例如聯儲局加息減息)再調整,賺到平均更高嘅回報。記住,利率唔係固定,大新成日推新優惠,好似而家經濟波動大,佢哋短期存款利率可能突然跳升,你要密密睇住官網更新。
風險方面,好多人忽略咗銀行穩定性。大新算係穩陣,但都要睇佢嘅資本充足率同評級。萬一銀行出事,存款保障計劃頂多賠你50萬,所以如果你筆錢好大,分散去幾間銀行更安全。仲有,通脹係隱形殺手,如果存款利率追唔上物價升幅,你嘅購買力就縮水。我建議計埋稅後收益,香港存款利息雖然免稅,但如果你係非居民或有其他收入,都要諗清楚。
實戰策略嚟講,第一步係做足功課:上大新官網比較晒所有方案,睇清楚年化收益率(APY),唔好俾名義利率呃到。第二步,諗你嘅資金需求,如果你預期明年要買樓,就唔好鎖死長年期。最後,主動問銀行職員有冇隱藏優惠,好多時新客或大額存款有額外回贈。記住,最高收益唔係靠運氣,係靠你嘅細心規劃同市場觸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