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剛入行金融業時,我就開始研究信用卡點數累積,尤其對DBS Asia Miles卡情有獨鍾。那時為了籌備蜜月旅行,硬是刷了半年日常開銷,最後換到飛東京的機票。現在回頭看,這張卡不只是消費工具,更像個里程魔法師,關鍵在於懂得玩轉規則。
首先得挑對卡種。DBS的Altitude Card是經典選擇,每消費S$1就能賺4哩程,比其他卡多出一倍。但別急著申請,得看自己消費習慣。如果常飛商務,Altitude Reserve更划算,海外消費回饋高達3倍。我遇過朋友隨便辦張卡,結果年費吃掉半數點數,得不償失。
日常消費是累積主力。超市買菜、餐廳吃飯,這些看似小事,累積起來驚人。我習慣把水電費、網購全綁定這張卡,每個月穩穩賺進幾千哩程。記得避開低回饋類別,像保險或學費,不如用現金卡省事。有一次在聖誕季,DBS推雙倍積分活動,我趁機刷機票錢,多換到一趟短程飛。
別小看額外獎勵。DBS常和電商合作,像是Lazada或Shopee,登錄活動就能拿額外哩程。去年我參加他們的旅遊夥伴計劃,訂Agoda酒店直接轉點,省了兌換手續費。里程兌換有學問,亞洲萬里通淡季票超值,避開旺季能多飛一趟。切記點數有期限,設定提醒避免過期。
陷阱藏在細節裡。年費看似免不了,但DBS提供免年費門檻,只要年消費滿S$25,000就能豁免。外幣交易手續費也別輕忽,用多幣帳戶搭配最聰明。金融老手都懂,哩程卡不是賺快錢,而是長期策略。耐心累積兩三年,換張歐洲來回票不是夢。
現在看到年輕同事狂刷卡,我總提醒:里程是點滴積累的藝術。與其追逐短期優惠,不如建立穩定消費模式。你的下一趟旅程,可能就藏在每天的咖啡錢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