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日落大雨經過中環,見到滙豐總行門口排長龍,心諗係咪派米?行近先知係排隊開定期戶口。唔講唔覺,原來而家一個月定存息仲高過唔少股票派息,今次同大家執下熱門銀行嘅短期定存水位。
上個月幫客做流動性管理,計過條數嚇一跳:某虛擬銀行一個月定存居然有4.5厘!即刻撳計數機,擺五百萬閒錢落去,三十日後袋成$18,750,夠請成team人食米芝蓮。不過記住,呢啲着數通常限新資金,仲要玩指定任務,唔係齋撳個掣就賺到。
講到傳統大行,恒生同渣打最近暗中較緊勁。恒生「快閃息」做緊4.2厘但要經app申請,渣打就玩分層制——存五十萬以上先有4.3厘。最抵死係東亞,專吼大額客,擺千萬過夜都有3.8厘,仲送機場貴賓室通行證。有客笑稱呢啲叫「飛機位利息」。
虛擬銀行先係戰場焦點。眾安銀行ZA而家新客做4.6厘,但要綁定出糧戶口;天星銀行玩「加息券」花招,表面上得3.8厘,用埋券隨時衝上4.8厘。不過提提大家,虛擬銀行存款保障得五十萬,擺大額記得分散風險。
最伏位係「優惠期陷阱」。上個月幫陳太做重組,發現佢存緊某銀行2.8厘,仲以為好著數。原來個plan過咗優惠期自動跌到0.5厘!而家教精大家:手機set到期提示,用excel記低每筆到期日。精明師奶通常玩「定存接龍」,分五筆資金每週續存,等自己成日有錢到期周轉。
講到尾,揀一個月定存就係貪佢夠彈性。聽日金管局開會,傳聞隨時減息,鎖定高息窗口可能就剩返呢兩三個月。記住:高息通常伴隨條款,申請前睇清楚「最低存款額」、「資金來源要求」同「續期利率」三欄,費事賺咗利息蝕咗方便。
【評論】